燭照數計

成語拼音

zhú zhào shù jì

燭照數計成語解釋

用燭照着,按數計算。比喻料事準確。

典故出處

唐·韓愈《送石處士序》若燭照數計而龜卜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處理問題時的精細程度讓人佩服,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周全,其心思之縝密,可謂燭照數計。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叫大梁的國家,國內商業繁榮,百姓們的生活也還算安穩。在大梁國的都城,有一位名叫趙謙的商人。 趙謙起初只是一個小商販,靠着販賣一些零碎的物品勉強維持生計。然而,他心懷壯志,不甘於平凡的生活。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積累,他終於有了一定的資金,開始涉足絲綢生意。 趙謙做生意極爲用心,每一筆交易他都會仔細斟酌,考慮各種可能的情況和風險。他不僅對市場的變化有着敏銳的洞察力,還能夠準確地預測商品的價格走勢。 有一年,大梁國遭遇了旱災,農作物收成大幅減少。許多商人都認爲絲綢的需求會下降,紛紛低價拋售手中的存貨。但趙謙卻不這麼認爲,他經過深思熟慮,燭照數計。他想到雖然農作物受災,但達官貴人的生活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他們對於絲綢這種奢侈品的需求依舊旺盛。而且,由於旱災導致棉花減產,絲綢的替代品減少,其價格反而可能上漲。 於是,趙謙不僅沒有拋售自己的絲綢存貨,反而還大量收購其他商人低價出售的絲綢。他的這一舉措,讓身邊的人都爲他捏了一把汗,覺得他太過冒險。 然而,事實證明趙謙的判斷是正確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大梁國的旱災並未得到緩解,絲綢的價格果然一路飆升。趙謙趁機高價出售手中的絲綢,賺得了鉅額的財富。 趙謙的成功並非偶然,他的燭照數計源於他多年的經驗積累、對市場的深入瞭解以及敏銳的觀察力。他能夠透過表面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準確地判斷形勢,從而做出明智的決策。 此後,趙謙的生意越做越大,成爲了大梁國首屈一指的富商。他的故事也在民間流傳開來,人們對他的智慧和勇氣讚不絕口。而“燭照數計”這個成語,也因趙謙的事蹟,被後人用來形容一個人目光敏銳,用心精細,能夠洞察事理,對事物有着精準的判斷和計算。

燭照數計-成語圖片

燭照數計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