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末捨本
成語拼音
- zhú mò shě běn
逐末捨本成語解釋
- 追求細枝末節,捨棄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典故出處
- 《隋書·禮儀志四》長吏華浮,奉客以求小譽,逐末捨本,政之所疾,宜謹察之。”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們不能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逐末捨本,而應該堅守初心,着眼於長遠目標。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名叫大華國。
大華國地大物博,百姓們安居樂業。在這個國家的一個小鎮上,住着一位名叫李誠的商人。李誠頭腦靈活,善於經營,早年通過販賣絲綢賺得了不少財富。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誠的生意越做越大。然而,在追求更多財富的道路上,他卻漸漸迷失了方向。
當時,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奇的玩意兒——琉璃飾品。這種飾品色彩斑斕,晶瑩剔透,一時間成爲了人們競相追逐的熱門商品。李誠見此情景,立刻決定放棄絲綢生意,全力投入到琉璃飾品的買賣中。
爲了獲取更多的琉璃飾品,他不惜降低絲綢的質量,以次充好,從而節省成本,將資金全部投入到琉璃飾品的採購上。他的絲綢店因此聲譽受損,老顧客紛紛離去,但他卻不以爲然,認爲絲綢生意利潤微薄,不如琉璃飾品賺錢快。
李誠還在琉璃飾品的製作上偷工減料,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潤。雖然短期內他賺得盆滿鉢滿,但好景不長。
由於他所售賣的琉璃飾品質量低劣,顧客們逐漸發現了問題,不再購買他的商品。而他的絲綢店,因爲長期忽視質量和服務,已經無法恢復往日的輝煌。
最終,李誠的生意一落千丈,他不僅失去了財富,還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在這個故事中,李誠爲了追求眼前的利益,放棄了原本根基穩固的絲綢生意,盲目追逐琉璃飾品的熱潮,這正是逐末捨本的典型表現。
歷史上,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在某些朝代,統治者爲了追求奢華的生活,加重賦稅,勞民傷財地修建宮殿樓閣,而忽視了農業生產和百姓的生計,導致國家根基動搖,最終走向衰敗。
由此可見,無論是經商還是治國,都應該堅守根本,不能被眼前的短暫利益所迷惑,否則就會像李誠一樣,因逐末捨本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逐末捨本-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