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於累卵
成語拼音
- wēi yú lèi luǎn
危於累卵成語解釋
- 比壘起的蛋還危險。比喻極其危險。
典故出處
- 《戰國策·秦策四》:“當是時,魏危於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漢·枚乘《上書諫吳王》:“必若所欲爲,危於累卵,難於上天。”《後漢書·申屠剛傳》:“國家危弱,奸謀不禁;六極之效,危於累卵。”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晉靈公爲了享樂,要建一座九層高的樓臺,造了三年還沒有造好,弄得民不聊生,晉靈公還不準大臣勸諫。荀息想了一計,在晉靈公面前先用12個棋子壘在一起,然後在上面壘九個雞蛋,最後雞蛋倒下砸碎。晉靈公明白後下令停工。
成語造句
- 戰爭一旦爆發,這個國家的局勢就會變得如同危於累卵一般,隨時都可能崩塌。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時常發生爭鬥和兼併。其中,晉國是當時的一個強大國家。
晉靈公繼位後,生活奢侈,行爲荒誕。他廣築宮殿,從百姓身上搜刮錢財來滿足自己的私慾。同時,他還喜歡以殺人爲樂,經常站在高臺上用彈弓射人,看着人們驚恐躲避的樣子哈哈大笑。
趙盾是晉國的一位大臣,他看到晉靈公的種種暴行,多次直言進諫,希望晉靈公能夠改過自新,以國家和百姓爲重。然而,晉靈公不僅不聽,反而對趙盾心生怨恨。
晉靈公決定除掉趙盾,他派了一個名叫鉏麑的刺客去刺殺趙盾。一天清晨,鉏麑潛入趙盾的家中,發現趙盾已經早早起牀,正穿戴整齊準備上朝。只見趙盾一臉正氣,神情莊重,鉏麑被趙盾的威嚴和忠誠所打動,他意識到趙盾是一位愛國忠君的大臣,自己不能殺害這樣的好人。但是,他又不能違背晉靈公的命令,於是,鉏麑長嘆一聲:“殺忠臣,棄君命,罪一也。”說完,便一頭撞死在一棵大樹上。
晉靈公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設宴請趙盾喝酒,暗中埋伏了武士,準備在酒席上殺死趙盾。趙盾的車伕提彌明發現了晉靈公的陰謀,他趕忙衝上殿去,拉起趙盾就往外走。晉靈公見事情敗露,便放出惡狗去咬趙盾。提彌明與惡狗搏鬥,最終戰死。就在這危急時刻,一位名叫靈輒的武士挺身而出,保護趙盾脫離了危險。原來,靈輒曾得到過趙盾的幫助,他一直銘記在心,所以在關鍵時刻前來報恩。
此時的晉國,就如同“危於累卵”一般,隨時可能因爲晉靈公的昏庸無道而陷入混亂和危機之中。趙盾爲了國家的穩定,決定逃離晉國。但是,他還沒來得及離開,他的弟弟趙穿就發動了政變,殺死了晉靈公。後來,晉國的大臣們擁立晉成公繼位,晉國才逐漸恢復了穩定。
趙盾雖然在這場政治風波中倖免於難,但是他也因爲沒有及時阻止晉靈公的暴行而受到了人們的指責。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趙盾的忠誠和正直在晉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而“危於累卵”這個成語,也形象地描繪了當時晉國所面臨的嚴峻局勢,提醒着後人要以史爲鑑,警惕危險的來臨,及時採取措施避免災難的發生。
危於累卵-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