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給自足
成語拼音
- zì jǐ zì zú
自給自足成語解釋
- 給供給。依靠自己的生產,滿足自己的需要。
典故出處
- 《三國志·魏志·步隲傳》種瓜自給。”《列子·黃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成語典故
- 人民在黨和政府的組織領導下,展開了自給自足的大生產運動。(馮德英《苦菜花》第九章)
成語造句
- 在那偏遠的山村,村民們依靠勤勞的雙手,實現了糧食和蔬菜的自給自足,過上了平靜而滿足的生活。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村莊裏,有一對夫妻,名叫李福和林氏。他們生活的村莊地處偏遠,與外界交流甚少。
李福是個勤勞樸實的農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心耕種着自家的幾畝薄田。林氏則心靈手巧,操持着家中的大小事務,還會紡織、刺繡,補貼家用。
起初,他們的日子過得十分清苦。由於交通不便,他們無法將多餘的農產品運到遠處的集市去賣,換取更多的生活用品。然而,李福和林氏並沒有因此而氣餒。
李福開始在田邊開墾荒地,種植更多的農作物,不僅有糧食作物,還有蔬菜和水果。林氏則養了幾隻雞和鴨,每天都能收穫新鮮的蛋。她還用自家種植的棉花,紡線織布,製作出一家人的衣物。
經過幾年的辛勤努力,他們家的生活逐漸有了改善。家裏有了充足的糧食,足夠一家人喫飽穿暖。蔬菜和水果不僅滿足了自家的需求,還能醃製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有一年,附近的地區遭遇了嚴重的旱災,許多村莊顆粒無收,百姓們不得不外出逃荒。而李福和林氏所在的村莊,因爲他們一直以來的自給自足,生活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
當其他村莊的災民路過此地時,李福和林氏還慷慨地拿出自家的糧食和衣物,幫助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們。
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在古代的一些隱士,他們遠離塵世的喧囂,隱居於山林之間,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自己耕種田地,採集野果,用簡單的工具製作生活用品,雖然生活清苦,但卻怡然自得。
李福和林氏的故事告訴我們,自給自足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堅韌和智慧的體現。在面對困難和不確定性時,擁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便能更加從容地應對,保持生活的安定與幸福。
自給自足-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