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逢原
成語拼音
- zuǒ yòu féng yuán
左右逢原成語解釋
- 原指學問工夫到家後,則觸處皆得益◇泛指做事得心應手。
典故出處
- 《孟子·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九前輩作文者,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擬作一篇,故後有作時,左右逢原。”
成語典故
- 其究極也,必道通爲一,左右逢原,故商明。★嚴復《救亡決論》
成語造句
- 他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人脈,所以做起事來總是能夠左右逢原。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戰國時期,有一個名叫張儀的謀士。
張儀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但他自幼聰慧,心懷大志,渴望在亂世中一展抱負,成就一番偉業。他刻苦鑽研兵法、謀略和縱橫之術,爲日後的闖蕩天下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起初,張儀遊歷各國,試圖尋找一位能夠賞識他才華的君主。然而,他的道路充滿了坎坷和挫折。在一些國家,他遭到了權貴的嫉妒和排擠,甚至被誣陷入獄,受盡了磨難。但張儀並未因此而氣餒,他堅信自己的才能終有一天會得到施展的機會。
終於,張儀來到了秦國。當時的秦國,國力日益強盛,正處於崛起的關鍵時期。秦惠王慧眼識珠,對張儀的才華頗爲讚賞,將他納入麾下,委以重任。
張儀憑藉着自己的智謀和口才,爲秦國出謀劃策。他善於分析各國之間的形勢和利害關係,制定出一系列精妙的戰略。在面對複雜的外交局面時,張儀總是能夠左右周旋,巧妙應對。
有一次,秦國與齊國之間的關係緊張,戰爭一觸即發。張儀主動請纓,前往齊國遊說。他深知齊國國力雄厚,不可強攻,只能智取。在齊王面前,張儀充分發揮自己的辯才,陳述利弊,指出兩國交戰將會帶來的巨大損失。同時,他又暗示秦國已經與其他諸侯國達成了某些祕密協議,如果齊國執意開戰,將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齊王被張儀的言辭所打動,開始重新審視與秦國的關係。張儀趁熱打鐵,提出了一系列和平共處的建議,最終成功化解了兩國之間的危機。
在處理與楚國的關係時,張儀同樣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謀略。他洞悉楚國國君的心思,利用楚國國內的矛盾和利益紛爭,巧妙地達成了秦國的戰略目標。
張儀在各國之間縱橫捭闔,憑藉着出色的外交手段和對局勢的精準把握,使得秦國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左右逢源,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爲秦國的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張儀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只要我們擁有足夠的智慧、勇氣和毅力,善於把握機遇,就能夠像張儀一樣左右逢原,化險爲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
左右逢原-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