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賊心虛
成語拼音
- zuò zéi xīn xū
做賊心虛成語解釋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裏老是不安。
典故出處
- 宋·釋悟明《聯燈會要·重顯禪師》卻顧侍者雲‘適來有人看方丈麼?’侍者雲‘有。’師雲‘作賊人心虛。’”
成語典故
- 這個毛病,起先人家還不知道,這又是他們做賊心虛弄穿的。★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回
成語造句
- 他面對警察的詢問時眼神躲閃、語無倫次,顯然是做賊心虛。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李明,一個叫張華。李明家境貧寒,但爲人正直勤勞,每日靠打柴爲生。張華則是富家子弟,整日遊手好閒,不務正業。
有一天,鎮上來了一位富商,帶着許多珍貴的財物。張華見此,心生歹意,想要將這些財物據爲己有。於是,他在一個夜晚,偷偷潛入富商的住所,盜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
然而,事情並沒有他想象得那麼順利。第二天一早,富商發現財物被盜,立即報了官。官府迅速展開調查,張華開始變得惶恐不安。
平日裏,張華依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在鎮上游蕩。但每當看到官府的差役路過,他就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額頭冒汗。有一次,他在街上偶遇了李明,李明關切地詢問他爲何臉色如此蒼白,張華支支吾吾,找了個藉口便匆匆離去。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張華總是失眠,一閉上眼睛,就彷彿看到官府的人拿着鎖鏈朝他走來。他的行爲也變得越來越古怪,不敢與人對視,說話也常常前言不搭後語。
終於,官府通過線索查到了張華頭上。當差役出現在他面前時,張華一下子癱倒在地,全盤招供。
這正如古人所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張華做了壞事,即便表面上強裝鎮定,內心卻始終惶恐,這正是做賊心虛的表現。他以爲自己能夠逃脫懲罰,卻不知自己的罪行早已在心中種下了恐懼的種子,最終還是受到了應有的制裁。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切莫心生惡念,做出違法亂紀之事,否則即使暫時未被發現,也會因內心的不安和恐懼而備受煎熬。
做賊心虛-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