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奈何

成語拼音

wú kě nài hé

無可奈何成語解釋

奈何:如何,怎麼辦。指感到沒有辦法,只有這樣了。

典故出處

《戰國策·燕策三》:“太子聞之,弛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記·周本紀》:“禍成矣,載可奈何。”

成語典故

漢武帝時,由於統治階級對內以嚴酷的手段進行治理,對外又不斷地進行擴張,對百姓強徵暴斂,使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尤其是廣大農民,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他們紛紛舉行起義,起義隊伍大的數千人,小的幾百人,自立旗號,攻打城池,奪取武庫,釋放死囚,殺官員,在鄉里搶劫富豪,救濟貧民,響應者不計其數。起義震驚了當時的皇帝和朝中大臣,他們都很害怕,急忙調兵遣將,派重兵前去武力鎮壓。然而,起義的隊伍卻越戰越勇,有不可阻擋之勢。皇帝和大臣們恐慌了,只得調集了更多的軍隊,執行殘酷的殺戮政策,一下子殺了一萬多人,還殺了給起義軍運送糧食的幾千人,這樣,幾年後才捕獲了一些起義軍首領。但是那些被打散的起義者和沒被殺死的人,又重新聚集起來,佔領山嶺和水鄉,使水陸交通阻塞,他們往往成幫結夥地襲擊官軍,鬧得聲勢很大,統治者心中既恨又怕,但又對起義軍毫無辦法。於是朝廷又制定了《沈命法》規定:對於成夥的盜賊沒有發覺的,或者已經發覺應捕獲而沒有能夠捕獲的,凡年俸祿在二千石以下的官吏主要責任者,一律處死。打這以後,小官吏怕殺頭,雖有農民起義者也不敢揭發,怕揭發了抓不住人,自己觸法並牽連郡太守,而郡大守也不願意他們揭發,所以,農民起義軍隊伍越來越壯大。“無可奈何”這句成語,在這個故事中是用來形容統治者對農民起義恨之入骨,幹方百計想消滅他們,但起義軍卻越戰越勇,聲勢越來越大,統治者對此只能懷恨在心中,卻毫無辦法。

成語造句

他嘗試了各種方法,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這個結果。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子文,爲人公正,執法嚴明,楚國的官員和百姓都很敬重他。子文有個侄子叫子玉,雖然很有才能,但性格有些驕傲自負。 有一次,楚國要出兵攻打宋國,子文極力推薦子玉爲將領。可是另一位大臣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爲子玉雖然有才能,但性格上的缺陷可能會導致戰爭的失敗。然而,子文卻堅持己見,最終子玉還是被任命爲將領率領楚軍出征。 戰爭的過程並不順利,子玉在戰場上多次出現失誤,導致楚軍陷入了困境。雖然子玉也努力試圖挽回局面,但最終還是未能取得勝利。楚國在這場戰爭中遭受了重大的損失。 子文得知戰爭的結果後,心中充滿了悔恨和自責。他意識到自己當初的堅持是錯誤的,因爲自己的偏愛而讓國家遭受了如此大的損失。他感到自己無能爲力,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 他回想起自己曾經的輝煌,再看看如今的局面,心中滿是無奈。他知道,自己雖然在楚國有着很高的威望,但面對這樣的結果,也只能無可奈何。他後悔自己沒有聽從其他人的意見,沒有更全面地考慮子玉的性格問題。 這件事情之後,子文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他意識到,即使自己有着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才能,也不能保證每一次的決策都是正確的。在面對重大問題時,不能僅僅憑藉自己的主觀意願和個人情感,而應該更加客觀地分析和權衡各種因素。 從那以後,子文更加註重傾聽他人的意見,在做決策時也更加謹慎。而“無可奈何”這個成語也流傳了下來,用來形容人們面對無法改變的局面時那種無力和無奈的心情。就如同子文面對楚國戰爭的失敗,儘管他曾經有着輝煌的過往,但在這一刻,也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局勢的發展,卻無能爲力,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懊悔。這也提醒着後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謹慎地做出每一個決定,以免將來陷入無可奈何的境地。

無可奈何-成語圖片

無可奈何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