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容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róng

無所不容成語解釋

沒有什麼不能容納。極言其寬廣。

典故出處

《魏書》:“朕於天下無所不容,而況植乎?”

成語典故

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十分嫉妒他弟弟曹植的才華,擔心他會造反,於是讓他出京去自己的封地,同時派監國謁者監視他的一舉一動。一次監國謁者誣陷曹植。曹丕迫於太后的壓力,只好降他爲安鄉侯,標榜自己對天下無所不容,何況是骨肉兄弟呢。

成語造句

他的心胸十分寬廣,對各種不同的觀點和行爲幾乎無所不容。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位人物,他以其廣闊的胸懷和非凡的氣度展現出了“無所不容”的高尚品質。 他就是春秋時期的齊桓公。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國力日益強盛。在一次與鄰國的衝突中,齊桓公俘虜了對方的一位大臣,名叫隰朋。齊桓公本欲嚴懲隰朋,但管仲卻諫言道:“主公,隰朋此人頗有才能,若能收服他,可爲齊國所用。”齊桓公思考片刻後,決定放下成見,不僅沒有懲罰隰朋,反而給予他重任。 後來,齊國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旱災,百姓生活困苦。有一些大臣建議齊桓公增加賦稅來緩解財政壓力,但齊桓公卻搖頭拒絕。他說:“百姓已經如此艱難,我們怎能再去加重他們的負擔?我們應該想辦法與民共度難關。”於是,齊桓公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幫助百姓,包括開倉放糧、興修水利等。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曾經反對過他的人也紛紛前來出謀劃策,齊桓公一概接納,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 齊桓公還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有一次,他在朝堂上提出了一個政策,有位大臣直言不諱地指出其中的弊端。齊桓公沒有生氣,反而高興地說:“愛卿能如此坦誠,實乃齊國之幸。”他不僅採納了大臣的建議,還對其進行了賞賜。 隨着時間的推移,齊國在齊桓公的治理下越來越繁榮昌盛。周邊的諸侯國也紛紛對齊國表示敬佩和臣服。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齊桓公那“無所不容”的胸懷。他能夠容納不同的觀點、不同的人才,甚至是曾經的敵人。正是這種包容的態度,讓他匯聚了各方的力量,成就了齊國的霸業。 正如《論語》中所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齊桓公以其海納百川的氣度,詮釋了“無所不容”的真正含義。他的故事也成爲了後世的典範,提醒着人們要有包容萬物的胸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在歷史的畫卷中,齊桓公的形象熠熠生輝,他的“無所不容”精神也將永遠被銘記和傳承。

無所不容-成語圖片

無所不容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