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之揚之,糠秕在前
成語拼音
- bǒ zhī yáng zhī,kāng bǐ zài qián
簸之揚之,糠秕在前成語解釋
- 糠秕:穀皮和癟谷,比喻無價值的東西。形容自己不如別人
典故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簸之揚之,糠秕在前。”
成語典故
- 東晉時期,司馬昱邀請王坦之和範啓前去議事,範啓年齡大而官位小,王坦之年齡小而官位大。他們兩人互相謙讓讓對方走前頭。王坦之走在範啓前開玩笑說“簸之揚之,糠秕在前。”範啓反脣相譏:“淘啊汰啊,沙礫在後。”。
成語造句
- 在糧食篩選過程中,簸之揚之,糠秕在前,飽滿的穀粒則留在了後面。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村莊裏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李明,一個叫張華。
李明聰明機智,但有時候過於自負。張華則踏實勤奮,但性格較爲內向。他們兩人一同在村子裏生活,經常會一起去田地勞作。
有一年,村子裏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旱災,莊稼收成大減。爲了生存,村民們不得不四處尋找其他的生計。李明看到這個情況,心中便有了一個計劃。他覺得這是一個展現自己能力的好機會,於是他決定去外地做生意,想要藉此賺取財富。張華則選擇留在村子裏,繼續努力種地,希望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度過難關。
李明帶着一些貨物踏上了旅程,一路上他憑藉着自己的口才和機靈,確實做成了幾筆生意,賺了一些錢。他開始洋洋得意起來,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然而,隨着他越來越自負,他在做生意時也變得越來越不謹慎,開始出現一些失誤和錯誤的判斷。
而張華在村子裏,雖然每天都辛苦地勞作,但他始終保持着那份踏實和勤奮。他不斷地改進自己的種植方法,慢慢地,他的莊稼也有了一些收成。
當李明回到村子時,他本想向大家炫耀自己的成功。但當他看到張華雖然經歷了旱災,但依然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了收穫時,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自負是多麼可笑。他想起了曾經聽到過的一句話:“簸之揚之,糠秕在前。”意思是在簸箕揚動時,糠秕總是先被揚出去。就如同自己,因爲自負和不踏實,就像那糠秕一樣,看似飛揚在前,但實際上卻沒有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李明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他決定向張華學習,重新找回自己的踏實和勤奮。從那以後,李明不再自負,而是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情,他和張華一起努力,共同爲村子的發展做出貢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能過於自負,要保持謙遜和踏實。就像那糠秕,雖然可能會暫時飛揚起來,但最終會被人們所摒棄。只有真正有價值和意義的東西,才能長久地存在和發展。我們應該時刻牢記“簸之揚之,糠秕在前”的道理,不斷完善自己,追求真正的成功和價值。
簸之揚之,糠秕在前-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