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興嘆

成語拼音

wàng yáng xīng tàn

望洋興嘆成語解釋

望洋:仰視的樣子。仰望海神而興嘆。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典故出處

《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成語典故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黃河裏有一位河神,人們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黃河岸上。望着滾滾的浪濤由西而來,又奔騰跳躍向東流去,興奮地說;“黃河真大呀,世上沒有哪條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訴他:“你的話不對,在黃河的東面有個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說:“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過黃河嗎?”  那人說:“別說一條黃河,就是幾條黃河的水流進北海,也裝不滿它。”  河伯固執地說:“我沒見過北海,我不信。”  那人無可奈何,告訴他:“有機會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話了。”  秋天到了,連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黃河,黃河的河面更加寬闊了,隔河望去,對岸的牛馬都分不清。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爲天下最壯觀的景色都在自己這裏,他在自得之餘,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於是決定去那裏看看。  河伯順流來到黃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北海若正笑容滿面地歡迎他的到來,河伯放眼望去,只見北海汪洋一片,無邊無涯,他呆呆地看了一會兒,深有感觸地對北海若說:“俗話說,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爲誰都比不上自己,這話說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親眼見到這浩瀚無邊的北海,我還會以爲黃河是天下無比的呢!那樣,豈不被有見識的人永遠笑主。”  故事見於《莊子 秋水》。成語“望洋興嘆”,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成語造句

面對那高聳入雲的山峯,我只能望洋興嘆,感慨自己的渺小與無力。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黃河邊上有一個叫河伯的人。河伯一直生活在黃河邊,他從未見過大海,以爲黃河就是天下最大、最壯觀的水域了。 有一天,河伯心血來潮,決定沿着黃河順水而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一路漂流,經過了許多地方,終於來到了黃河入海口。 當河伯第一次看到大海時,他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那遼闊無垠的海面,波濤洶涌,一眼望不到盡頭。與大海相比,自己一直引以爲傲的黃河簡直是微不足道。河伯瞪大了眼睛,望着那浩渺的大海,心中充滿了震撼和感慨。 他不禁長嘆一聲:“唉,我以前真是太自以爲是了,以爲黃河就是一切。如今看到這大海,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和無知啊!”河伯站在海邊,久久地凝視着大海,心中充滿了對自己的反思。 就如同《莊子·秋水》中所記載的:“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爲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河伯在見識到大海的廣闊後,才意識到自己的淺薄,只能望洋興嘆。 從那以後,河伯不再驕傲自滿,他明白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自己所知道的僅僅是滄海一粟。他開始謙遜地學習,努力去了解更多的未知事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因爲自己有了一點小小的成就或者見識就沾沾自喜。我們應該保持一顆謙遜的心,不斷地去探索、去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不至於像河伯一開始那樣,只能對着更廣闊的天地望洋興嘆。同時,它也提醒我們要有開闊的視野和胸懷,不要侷限於自己的小世界,要勇於去面對和接納新的事物和觀念,這樣才能真正地成長和進步。

望洋興嘆-成語圖片

望洋興嘆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