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慼是同

成語拼音

xiū qī shì tóng

休慼是同成語解釋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係密切,同甘共苦

典故出處

《晉書·王導傳》:“吾與元規休慼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

成語典故

晉朝時期,庾亮因德高望重及善於用兵被派駐鎮守邊關,南蠻校尉陶稱敵不過庾亮,就在當時權臣王導面前施用反間計,說庾亮擁兵自重準備舉兵造反,要王導嚴加防範。王導說:“吾與元規休慼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

成語造句

大家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應該明白彼此之間休慼是同的道理,要相互扶持、共同進步。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兩個家族,一個是張家,一個是李家。 張家世代以耕讀爲業,族人善良勤勉,他們的日子雖然過得平淡,但卻充滿了安寧與和睦。李家則以經商爲主,在商場上摸爬滾打,積累了不少財富。 這兩個家族一直相鄰而居,平日裏也多有往來。有一年,這個國度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旱災,田地乾裂,莊稼枯萎,百姓們面臨着嚴重的饑荒。張家因爲主要依靠田地的收成,所以受到的打擊尤爲沉重,日子一下子變得艱難起來。 李家看到張家的困境,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手。他們拿出家中的糧食和錢財,幫助張家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在這個過程中,兩家人齊心協力,共同應對這場災難。 隨着時間的推移,旱災終於過去,迎來了豐收的季節。張家的莊稼獲得了大豐收,他們沒有忘記李家的恩情,主動拿出一部分糧食和錢財回報李家。從此,張李兩家的關係更加親密無間,他們真正做到了休慼是同。 後來,這個國度又遭遇了一場戰爭的威脅。外敵入侵,國家陷入了危機之中。張李兩家人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張家的年輕子弟紛紛投身軍旅,爲保衛國家而戰;李家則利用自己的財富和人脈,爲軍隊提供物資和後勤保障。 在這場艱苦的戰鬥中,張李兩家有人受傷,有人犧牲,但他們始終緊密團結在一起,沒有絲毫退縮。最終,他們成功地擊退了外敵,保衛了自己的家園和國家。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休慼與共的故事不勝枚舉。正如《晉書·王導傳》中所記載的:“吾與元規休慼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它體現了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相互扶持、共同擔當的高尚品質。這種休慼是同的精神,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社會和諧發展、人們團結奮進的重要基石。當我們能夠與他人休慼是同,攜手共進,便能戰勝生活中的種種艱難險阻,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而張李兩家的故事也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爲了人們口中的美談,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在面對困難時,不要忘記團結的力量,要與身邊的人休慼是同,共同書寫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休慼是同-成語圖片

休慼是同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