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災樂禍
成語拼音
- xìng zāi lè huò
幸災樂禍成語解釋
- 幸:高興。指人缺乏善意,在別人遇到災禍時感到高興。
典故出處
- 《左傳·僖公十四年》:“背施無親,幸災不仁。”又《莊公二十年》:“今王子頹歌舞不倦,樂禍也。”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晉國發生災荒,請求向秦國買糧。大臣百里奚贊同賣糧,秦國給晉國支援了大批糧食,使晉國渡過了災荒。第二年,秦國發生災荒,向晉國求援,晉國不肯幫助,大臣慶鄭勸諫晉國君“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
成語造句
- 他看到別人遇到困難不僅不幫忙,反而在一旁幸災樂禍,這種行爲實在讓人不恥。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名爲晉國。晉國有一位大臣名叫趙鞅,他足智多謀,權勢頗大。
有一次,晉國發生了內亂,局勢十分混亂。趙鞅爲了穩定局勢,採取了一系列果斷的措施。然而,他的政敵卻在一旁冷眼旁觀,不僅不幫忙,反而心懷叵測地看着這一切,心中暗暗竊喜,想着趙鞅這次肯定會陷入困境,甚至可能因此垮臺。這些政敵們平日裏就對趙鞅心懷嫉妒和怨恨,如今看到他遇到麻煩,便幸災樂禍起來,彷彿看到了自己取而代之的機會。
他們聚在一起,對趙鞅的處境指指點點,說三道四,臉上露出不懷好意的笑容。其中一人甚至公然說道:“哼,趙鞅這次可算是遇到大麻煩了,看他怎麼收場。我們就等着看好戲吧。”其他人紛紛附和,眼中閃爍着得意的光芒。
然而,趙鞅並沒有被這些困難所打倒。他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逐漸平息了內亂,穩定了晉國的局勢。那些幸災樂禍的政敵們看到趙鞅不僅沒有垮掉,反而更加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頓時傻眼了。他們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只能灰溜溜地躲在角落裏,爲自己當初的行爲感到羞愧和懊悔。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幸災樂禍是一種不道德且短視的行爲。在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秉持着善良和同情的態度,而不是落井下石、幸災樂禍。真正有智慧和品德的人,會在他人困難時伸出援手,這樣不僅能夠幫助他人度過難關,也能爲自己贏得尊重和友誼。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困難只是暫時的,一個人的能力和努力往往能夠戰勝困境,那些幸災樂禍的人最終可能會自食其果。就像趙鞅的政敵們一樣,他們的狹隘和自私讓他們錯失了與趙鞅合作的機會,也讓自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我們應當以史爲鑑,摒棄這種不良的心態,做一個善良、正直且有胸懷的人。
幸災樂禍-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