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而坐
成語拼音
- xí dì ér zuò
席地而坐成語解釋
- 泛指在地上坐。
典故出處
- 《舊五代史·李茂貞傳》:“但御軍整衆,都無紀律,當食造庖廚,往往席地而坐。”
成語典故
- 唐朝時期,李茂貞因戰功卓著,官運亨通。他恃功自傲,擁重兵干涉朝政,昭宗皇帝即位後,就出兵討伐他而失敗。後來李茂貞幾次造反未成功,元氣大傷。他的軍士自由散漫慣了,經常是席地而坐,開懷暢飲,大呼小叫,只好自生自滅。
成語造句
- 在公園裏,人們可以看到很多人隨意地席地而坐,享受着悠閒的時光。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古老的國度。這個國度裏有一位賢明的君主,他常常出宮去視察民情,瞭解百姓的生活狀況。
有一次,君主帶着一些隨從來到了一個偏遠的鄉村。這裏的人們生活簡單而樸素,他們看到君主的到來,都非常高興和尊敬。君主和隨從們在村子裏漫步,看到了許多有趣的景象。
走着走着,他們來到了一片空曠的草地,陽光溫暖地灑在大地上。君主感到有些疲憊,便對隨從們說:“我們就在這裏歇息一會兒吧。”於是,大家便紛紛找地方坐下。
君主看着這片草地,覺得非常愜意,他乾脆直接坐在了草地上,隨從們見君主如此,也都效仿着他,席地而坐。他們在草地上休息,感受着微風的吹拂,聽着鳥兒的歌聲。
就在這時,一位智慧的老者路過此地。他看到君主和隨從們席地而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他走上前去,對君主說道:“陛下,您今日能如此自然地與大家席地而坐,真是難得。這讓我想起了古代的一些賢君,他們也常常與百姓親近,沒有架子。”君主聽了老者的話,微笑着說:“我本就來自百姓,與他們親近是應該的。”
老者點點頭,繼續說道:“陛下,這席地而坐雖然看似簡單平常,但其中蘊含的意義卻很深遠。它代表着一種平等、一種隨和、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在古代,有許多明君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與百姓拉近距離,瞭解他們的需求和想法。”君主深以爲然,他決定以後要更加頻繁地深入民間,與百姓們親密接觸。
從那以後,君主常常採用席地而坐的方式與百姓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這個國度在君主的治理下變得更加繁榮昌盛,百姓們安居樂業。而席地而坐這個舉動,也成爲了這個國度的一段佳話,流傳了下來。它提醒着人們,無論地位高低,都應該保持一顆平等、隨和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關心和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
席地而坐-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