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急如焚

成語拼音

xīn jí rú fén

心急如焚成語解釋

心裏急得象着了火一樣。形容非常着急。

典故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要看個十分飽。”金聖嘆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魯國政權被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三家控制,魯定公成爲一個傀儡,他憂國憂民,心急如焚,聽說孔子開壇講學,主張“君臣綱常”,召見孔子。孔子分析魯國的內憂外患,建議他外聯齊國,內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成語造句

他在手術室外焦急地等待着,心急如焚,來回踱步,祈禱着手術能夠順利成功。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叫晉國。晉國的國君晉景公身體一直不太好,經常生病。有一次,他病得非常嚴重,於是派人去秦國請名醫來診治。 秦國的國君秦桓公得知後,便派了一位名叫醫緩的名醫前往晉國。醫緩一路上心急如焚,他深知晉景公的病情十分危急,如果不能及時救治,恐怕會有生命危險。 當醫緩終於到達晉國的王宮時,晉景公已經奄奄一息。醫緩仔細地爲晉景公診斷後,臉色沉重地對他說:“國君的病已經深入膏肓,無法醫治了。”晉景公聽了,雖然心中有些失望,但還是對醫緩的坦誠表示了感激。 在醫緩離開後,晉景公的心情變得更加沉重。他想起自己在位多年,卻沒有能夠爲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心中充滿了悔恨和自責。他整天憂心忡忡,茶飯不思,病情也越來越嚴重。 不久之後,晉景公去世了。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成爲了新的晉國國君。醫緩因爲如實告知了晉景公的病情,雖然沒有治好他的病,但也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讚譽。 這個故事中,醫緩因爲心繫晉景公的病情,所以一路上心急如焚。“心急如焚”這個成語後來也被用來形容人們在遇到緊急事情或面臨重大困難時,心情焦急如同火燒一般。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人都曾經歷過心急如焚的時刻,比如戰場上的將軍爲了取得勝利而心急如焚,又或是爲了拯救國家危亡的志士仁人因局勢緊迫而心急如焚。它生動地表達了人們在特定情境下那種焦慮和急切的心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讓我們心急如焚的事情。無論是工作上的壓力,還是生活中的困難,都可能讓我們感到焦慮和無助。然而,我們不能被這種情緒所左右,而是應該像醫緩一樣,保持冷靜和理智,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面對困難時從容應對,不至於被心急如焚的情緒所擊潰。同時,我們也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讓焦慮和壓力影響到我們的身心健康。總之,“心急如焚”這個成語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詞彙,它更是一種對人類情感和心態的深刻描繪,提醒着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時,要保持堅韌和勇氣。

心急如焚-成語圖片

心急如焚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