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誠服

成語拼音

xīn yuè chéng fú

心悅誠服成語解釋

悅:愉快,高興;誠:硬實。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

典故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孟子到各地去遊說他的仁道,有人說靠武力照樣可以稱霸,根本用不上講仁道。孟子說:“靠武力稱霸必須要以國富民強爲基礎,是武力壓服而非心悅誠服,而以仁道稱霸,則可以讓人心悅誠服,使國力強大。”。

成語造句

他憑藉自己的才華和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讓所有人都心悅誠服。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國內有兩位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一個叫子軒,一個叫明輝。 子軒智慧超羣,學富五車,他常常能提出一些獨特而深刻的見解,爲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然而,他的性格較爲高傲,有時不太能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見。 明輝則不同,他爲人謙遜,善於傾聽他人的想法。雖然他的學識可能不如子軒,但他的品德和親和力讓很多人都願意與他交往。 一次,國家面臨一個重大的決策,關於是否要與鄰國發動一場戰爭。子軒堅決主張開戰,他認爲憑藉本國的實力可以輕易獲勝,從而獲得更多的土地和資源。而明輝則持有不同的看法,他深入分析了戰爭可能帶來的後果,包括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以及可能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他認爲和平解決爭端纔是更好的選擇。 兩人在朝堂之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子軒憑藉着自己的口才和學識,一度讓很多大臣都傾向於他的觀點。但明輝並沒有氣餒,他耐心地一一列舉開戰的弊端,並且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和平方案。 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大臣開始認真思考明輝的話,他們發現明輝的觀點更加全面和長遠。最終,國王採納了明輝的建議,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了與鄰國的爭端。 這件事情之後,子軒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他意識到自己過於自負,沒有充分考慮到他人的意見。而明輝的表現讓他心悅誠服,他主動找到明輝,誠懇地向他道歉,並表示願意向他學習。 從那以後,子軒變得更加謙遜和包容,他與明輝一起爲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兩人成爲了志同道合的夥伴。而整個國家也因爲他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心悅誠服不僅僅是對他人能力和品德的認可,更是一種自我成長和進步的契機。當我們能夠以開放的心態去欣賞和學習他人的優點時,我們自己也會變得更加優秀。就如同《論語》中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要善於發現他人的閃光點,讓自己心悅誠服地向他們學習,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心悅誠服-成語圖片

心悅誠服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