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雉馴童
成語拼音
- xiá zhì xùn tóng
狎雉馴童成語解釋
- 以之譽人政績。
典故出處
- 漢魯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時郡國螟蝗傷稼,獨不入其境;有母雉將雛過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見《後漢書·魯恭傳》。
成語典故
- 漢朝時期,官員魯恭任中牟地方官,他用德仁來感化人,取得了明顯成效。老百姓很自覺地從事公益勞動,當時別的郡縣蝗災很嚴重,唯獨中牟境內沒有傷害。有母野雞帶小野雞在大路上大搖大擺地行走,連小孩都不去捕捉他們。
成語造句
- 有一個人非常善於和孩子打交道,他能夠做到像故事中那樣狎雉馴童,孩子們都很喜歡他。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地方叫睢陽。睢陽有一個小小的縣城,那裏生活着一位名叫魯恭的官員。
魯恭爲人正直善良,一心爲百姓謀福祉。他治理地方非常用心,對待百姓猶如親人一般。
有一年,當地出現了許多問題,百姓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魯恭不辭辛勞,日夜奔波,努力解決各種困難。他親自到田間地頭,瞭解農民的疾苦,制定出合理的政策來幫助他們。
在他的努力下,縣城逐漸恢復了生機和秩序。百姓們對魯恭充滿了感激和敬意。
有一天,魯恭在處理政務的時候,一隻野雞突然飛進了他的官署。一般來說,野雞見人都會驚慌逃竄,可這隻野雞卻表現得非常溫順,不但不害怕,還在官署裏悠閒地踱步。魯恭看到這奇特的景象,心中若有所思。
沒過多久,又發生了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一個小孩在路邊玩耍時,突然遇到了一頭兇猛的老虎。但奇怪的是,老虎並沒有傷害小孩,反而像一隻溫順的貓咪一樣,在小孩身邊磨蹭,最後悄然離去。
這些事情很快傳遍了整個縣城,人們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大家紛紛議論說,這一定是因爲魯恭的仁德感化了萬物,連野雞和老虎這樣的動物都變得溫順起來。
魯恭自己也深感欣慰,他明白這是百姓對他的認可和讚揚。他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全心全意爲百姓服務的決心。
後來,人們就用“狎雉馴童”這個成語來形容地方官施行德政,連動物都受到感化。這個故事也被一代代地傳頌下來,成爲了人們讚美那些心懷百姓、盡職盡責官員的典範。正如古人云:“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魯恭以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爲官之道,他的事蹟也激勵着後來的官員們要以民爲本,努力爲百姓創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生活環境。
狎雉馴童-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