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屍走肉
成語拼音
- xíng shī zǒu ròu
行屍走肉成語解釋
- 行屍:可以走動的屍體;走肉:會走動而沒有靈魂的軀殼。比喻不動腦筋,不起作用,糊里糊塗過日子的人。
典故出處
- 晉·王嘉《拾遺記》卷六:“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成語典故
- 東漢人任末從小家境貧寒,他勤奮好學,始終堅持自學。他對自己要求活到老、學到老,曾經用荊條作筆,用樹液加上菸灰作墨,映着月光讀書。他成爲一個十分博學的人,收了很多學生,他說人如果不學習就像行屍走肉一樣。
成語造句
- 他整天無所事事,沉迷於遊戲,活得就像行屍走肉一般。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個人,他的一生堪稱行屍走肉般的存在。
在一個動盪的年代,有一個名叫王五的人。王五出生在一個富貴之家,從小嬌生慣養,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這種順遂的日子卻讓他逐漸迷失了自我。
隨着年齡的增長,王五沒有追求任何有意義的目標或理想,每日只是喫喝玩樂,虛度光陰。他對學問毫無興趣,對世事也漠不關心,彷彿整個世界都與他無關。他的朋友們也曾勸他要振作起來,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但他卻不以爲然,依舊我行我素。
家族中的長輩看到他這個樣子,痛心疾首,多次苦口婆心地教導他,希望他能有所改變。可王五根本聽不進去,甚至覺得長輩們是在多管閒事。他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着日子,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沒有靈魂,沒有思想。
有一次,國家遭遇了外敵的入侵,戰火迅速蔓延。許多人都投身到保家衛國的戰鬥中,展現出了英勇無畏的精神。而王五卻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享樂世界裏,對國家的危難毫不關心。周圍的人對他的行爲深感唾棄,覺得他簡直就是一個沒有心肝的人。
隨着時間的推移,王五的家族也因爲種種原因逐漸衰敗。失去了家族的庇護,王五的生活變得一落千丈。他開始嚐到了生活的艱辛,但即使如此,他依然沒有覺醒,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他只是抱怨命運的不公,卻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最終,王五在貧困和孤獨中度過了餘生。他的一生就如同行屍走肉,沒有留下任何值得人們銘記的東西。他的故事成爲了人們口中的反面教材,警示着後人要珍惜時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要像他一樣虛度年華,成爲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
從王五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如果沒有目標,沒有追求,只是渾渾噩噩地活着,那麼他的人生將會是多麼的可悲。我們應該以史爲鑑,努力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有意義,不要成爲行屍走肉般的存在,要爲自己、爲社會創造價值,書寫屬於我們自己的精彩篇章。
行屍走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