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田奪牛

成語拼音

xī tián duó niú

蹊田奪牛成語解釋

蹊:踐踏;奪:強取。因牛踐踏了田,搶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輕罰重。

典故出處

《左傳·宣公十一年》:“‘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牽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牛,罰已重矣。”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陳靈公荒淫無道,被大夫夏徵舒殺了。楚莊王爲伸張正義發兵攻打陳國,殺了夏徵舒,準備把陳國吞併。大夫申叔認爲楚莊王是過分行動,就像有人牽牛踩了別人的田地,別人把他的牛給沒收一樣沒有道理。

成語造句

他因爲一點小過錯就受到了如此嚴重的懲罰,這簡直就是蹊田奪牛,實在有些不合理。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陳國發生了一件引人關注的事情。陳國有個農夫,他辛勤勞作,在自己的田地裏種滿了莊稼。 有一天,陳國的一位貴公子駕車出遊,他的馬在奔跑過程中失控,闖進了農夫的田地,肆意踐踏,毀壞了不少莊稼。農夫發現後,心疼不已,便與那貴公子理論。貴公子卻依仗自己的身份,不僅沒有道歉,反而態度傲慢。農夫氣憤難平,將此事告到了官府。 官府的官員在審理此案時,面臨着一個難題。他們覺得毀壞了一些莊稼,似乎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若是嚴懲貴公子,又擔心得罪權貴。於是,經過一番權衡,官府最終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判決,他們竟然要沒收貴公子的牛作爲懲罰。 這個判決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都覺得這個處罰過重,簡直就是“蹊田奪牛”。這就好比有人只是偶爾犯了一個小錯,卻要遭受極其嚴重的懲罰。人們紛紛對官府的判決表示質疑和不滿。 這件事傳到了其他諸侯國,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一些有識之士指出,這樣的判決不符合常理,違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則。治理國家應該依據明確的法律和道德準則,而不是隨意地做出不合理的處罰。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例子也並不鮮見。就如同古代的一些帝王,有時會因爲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對臣子或百姓施以重罰,導致人心惶惶,社會動盪。 “蹊田奪牛”這個成語,正是通過這個故事流傳下來的。它提醒着人們,在處理事情時,要保持理性和公正,不能因爲一時的意氣或者不合理的考量而做出過分的舉動。否則,不僅會引起人們的不滿和反抗,也會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我們應當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讓每一個人都能在公正的環境中生活和發展,這樣才能推動社會不斷進步,走向繁榮昌盛。

蹊田奪牛-成語圖片

蹊田奪牛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