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聲匿跡
成語拼音
- xiāo shēng nì jì
銷聲匿跡成語解釋
- 銷:通“消”,消失;匿:隱藏;跡:蹤跡。指隱藏起來,不公開露面。
典故出處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穎川知之,遂旅遊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成語典故
- 唐朝時期,長安提煉金銀的宗某與賣燒餅的陳敬瑄十分要好,爲爭奪一個美女而反目成仇。兩人絕交後,陳敬瑄當上了四川節度使。長安發生叛亂,宗某隨逃難人羣到蜀地錦江。他四處遊蕩,隱姓埋名,準備銷聲匿跡,結果在內江還是被陳敬瑄所殺。
成語造句
- 他曾經是這個領域的風雲人物,然而不知爲何突然就銷聲匿跡了。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曾有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叫李逸。李逸自幼聰慧過人,勤奮好學,年紀輕輕便在詩文書畫方面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成爲了小鎮上人人誇讚的對象。
然而,命運卻在他意氣風發之時和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當時,小鎮上來了一個嫉妒他才華的權貴,此人利用自己的權勢處處刁難李逸,甚至捏造罪名污衊他。李逸爲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四處奔波,但權貴的勢力太過強大,他的努力最終都付諸東流。在這場鬥爭中,李逸身心俱疲,不僅遭受了衆人的誤解,還失去了原本擁有的一切。
面對這樣的困境,李逸感到無比的痛苦和絕望。他意識到在這個黑暗的現實面前,自己的力量是如此渺小。於是,他選擇了離開小鎮,遠走他鄉,從此銷聲匿跡。他如同一隻受傷的孤雁,默默地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在離開後的日子裏,李逸過上了隱居的生活。他避開了塵世的喧囂和紛擾,獨自在山林之間尋找內心的寧靜。他以天地爲友,與自然爲伴,將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都寄託在了山水之間。時光悄然流逝,李逸在這隱居的生活中逐漸忘卻了曾經的傷痛和苦難。
許多年後,當人們再次提起李逸時,只記得他曾經的輝煌,卻不知道他去了哪裏,彷彿他從未存在過一般。而李逸,也早已不再留戀過去的榮耀與輝煌,他在這銷聲匿跡的歲月裏,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
就如同歷史上許多有才華卻遭逢不幸的人一樣,他們在困境中選擇了隱藏自己,消失在衆人的視線中。比如春秋時期的伍子胥,在遭受迫害後也曾四處逃亡,隱姓埋名。這些人的經歷都告訴我們,人生的道路並非總是一帆風順,有時爲了生存和內心的安寧,不得不選擇銷聲匿跡。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的才華和價值就此消失,也許在某個不爲人知的角落,他們依然在默默地綻放着屬於自己的光芒。
銷聲匿跡-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