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之見
成語拼音
- yī kǒng zhī jiàn
一孔之見成語解釋
- 從一個小窟窿裏所看到的。比喻狹隘片面的見解。
典故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相刺》:“持規而非矩,執準而非繩,通一孔,曉一理,而不知權衡。”
成語典故
- 從前有一個人看到別人佈網捕鳥,發現被捕的鳥每隻鳥頭才鑽一個網眼,心想既然如此,何必結網呢?他回家便剪斷長繩做成一個個圈圈,別人問他作什麼用,他笑而不答並慶幸自己一孔之見,就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安好這些小圈圈,結果一隻鳥兒也沒捕上。
成語造句
- 他對這件事情的理解只是基於自己的主觀判斷,完全是一孔之見,沒有綜合考慮到各種複雜的因素。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年輕人名叫李明。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但自幼勤奮好學,對知識有着強烈的渴望。
李明十分熱衷於對各種事物的探索和研究,但由於生活環境和條件的限制,他所能接觸到的資源有限。儘管如此,他依然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執着,在自己所專注的領域裏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果。
有一次,李明所在的村子裏發生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村裏的一口古井突然出現了問題,井水變得渾濁不清,無法再正常使用。大家都爲此事感到焦急萬分,卻又不知該如何解決。李明得知後,便主動開始研究這個問題。
他憑藉着自己以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經過一番觀察和思考,得出了一個結論。他自信滿滿地向大家宣佈,他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和解決辦法。然而,村裏的一些老人卻對他的結論表示懷疑,他們覺得李明太年輕,見識有限,他的想法可能只是一孔之見。
但李明堅信自己是正確的,他努力說服大家按照他的方法去嘗試。最終,在他的堅持下,大家決定試一試。結果,讓所有人都感到驚訝的是,李明的方法真的奏效了,井水又變得清澈甘甜。
此事過後,李明意識到,雖然自己取得了成功,但不能因此而驕傲自滿。自己的知識和見解確實存在侷限性,不能僅僅憑藉自己的一孔之見就輕易下結論。從那以後,他更加努力地去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
他開始四處遊歷,拜訪各地的學者和智者,虛心向他們請教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他逐漸明白,世界是如此的廣闊和複雜,自己之前所瞭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只有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才能讓自己的見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明終於成長爲了一個博學多才、見識卓越的人。他的故事也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爲了人們口中的佳話。大家都從他的經歷中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侷限於自己的一孔之見,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和求知的慾望,不斷去探索和發現新的知識和真理。
就如同《禮記·中庸》中所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我們應該廣泛地學習,詳細地詢問,慎重地思考,明確地分辨,踏實地行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被自己的一孔之見所束縛,不斷進步和成長。
一孔之見-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