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揮而就

成語拼音

yī huī ér jiù

一揮而就成語解釋

揮:揮筆;就: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典故出處

宋·孫覿《鴻慶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內外製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獨草六制,宰相吳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據案,一揮而就。”

成語典故

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薦舉不捷》:“扞王璘呴復爲鳥散餘花 落詩二十首,援毫而就。時忽風雨暴至,數幅爲回飈所卷,泥滓沾漬,不勝舒捲。璘曰:‘勿取,但將紙來!’復縱筆一揮,斯須復十餘篇矣。”後因以“一揮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動筆就寫成。  2,《三字經》是兒童的啓蒙讀物,內容非常豐富。自南宋到民國,經元、明、清三朝的七百餘年之中,這部書一直是兒童上學的啓蒙書之一,幾乎家喻戶曉。但對於作者,瞭解的人就不多了。  這部書的作者是南宋學者正應麟。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正應麟任會試主考官時發現的人才。正應麟向當時的皇帝宋理宗推薦文天祥的文章時說:“此人肝膽如鐵石,文章如龜鑑。”意思是意志堅強如鋼鐵和石頭,文章簡直如同經典著作。文天祥這份殿試考卷一萬多字,是不加思索一揮而就的。文章針對時弊作了全面中肯的鍼砭,令人讀後耳目一新,有撥雲見日的感受。  文天祥的文章寫得如此之好,又如此之快,一方面是文思敏捷,更重要的是他平日讀書之外,留心天下大事,關注民間疾苦。  文天祥中狀元以後,被派到江西當地方官。後來元軍逼近首都臨安,文天祥把家產全部賣掉,充作軍晌,並親自率領部隊趕到臨安,準備與元軍作戰。文天祥到了臨安,立即被任命爲右丞相,並作爲南宋使臣赴元營談判。  文天祥到了元營,怒斥元軍首領背信棄義。元軍首領理屈辭窮,惱羞成怒,強行將文天祥扣押。  文天祥千方百計從元營脫身,一路飽經艱險,到達江西,集合南宋官軍,奮起抵抗元兵。他轉戰廣東、福建,幾次給敵軍以沉重打擊,最終因敵衆我寡,不幸兵敗被俘。  元軍將領張弘範原是宋軍將領,他投降了元兵,又勸文天祥歸順。文天祥把過零丁洋時寫下的一首七言律詩抄給他,表明心跡。全詩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張弘範看了詩,知道文天祥絕不會屈服,便將文天祥押解到元朝京城大都。文天祥在押解途中幾次自殺不成,絕食七天七夜沒有餓死。在獄中還寫下《正氣歌》,這首詩現在讀起來還令人肅然起敬。  文天祥終因寧死不降被元兵殺害,以他自身的壯舉譜寫了又一首“正氣歌”。

成語造句

他才華橫溢,面對那篇文章,僅片刻就一揮而就。

成語故事

在北宋時期,有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名叫王鞏。他自幼聰慧,博覽羣書,能詩善文。 王鞏十分勤奮好學,每日都會花費大量時間沉浸在書籍和創作中。有一次,當地的郡守聽聞了王鞏的才名,便邀請他爲新建的一座樓閣撰寫一篇記文。王鞏欣然應允。 當他來到樓閣前,環顧四周,腦海中思緒翻涌。他登上樓閣,眺望遠方,那壯麗的景色讓他心中涌起諸多感慨。沒有過多的猶豫和思索,王鞏提起筆來,文思泉涌,如行雲流水般地開始書寫。只見他筆走龍蛇,運筆如飛,一行行精妙的文字躍然紙上。 旁邊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他們從未見過有人能如此迅速且流暢地創作。在短短時間內,王鞏就將整篇記文一揮而就,而且文章辭藻華麗,意境深遠,令人讚歎不已。郡守看後,對王鞏的才華更是欽佩有加,此文也迅速在當地流傳開來,人們紛紛對王鞏的才華稱讚不已。 王鞏的這一事蹟被人們廣爲傳頌,“一揮而就”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用來形容才思敏捷,一動筆就寫成,多指寫字、寫文章、畫畫快。正如唐代詩人李白,其詩作豪放飄逸,往往也是一氣呵成。歷史上許多傑出的文人墨客,都具備這種在短時間內創作出優秀作品的能力。他們憑藉着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敏捷的思維,能夠在瞬間將自己的靈感和情感轉化爲動人的文字。這也提醒着我們,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必須平日裏不斷積累知識,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只有這樣,在關鍵時刻才能像王鞏一樣一揮而就,展現出自己的卓越才華。

一揮而就-成語圖片

一揮而就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