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壁上觀
成語拼音
- cóng bì shàng guān
從壁上觀成語解釋
- 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後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動手幫助。
典故出處
- 《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成語典故
- 秦朝末年,大將章邯領兵攻打趙國,趙軍大敗,逃到鉅鹿死守,等待救援,各路反秦大軍按兵不動。只有項羽率軍把秦軍包圍,項羽力能扛鼎,衝入敵陣,斬殺敵將蘇角,大敗秦軍。鉅鹿之戰,消滅秦軍主力,原來作壁上觀的人紛紛投靠。
成語造句
- 對於這場激烈的競爭,他卻選擇從壁上觀,絲毫沒有參與其中的意思。
成語故事
- 在那風雲變幻的歷史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
當時,秦國日益強大,對其他諸侯國虎視眈眈。趙國與秦國在長平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秦軍來勢洶洶,趙軍漸漸難以抵擋。而其他諸侯國,面對如此緊張激烈的局勢,大多選擇了從壁上觀。
齊國,這個曾經輝煌的大國,此時卻作壁上觀。他們心中有着自己的盤算,害怕捲入戰爭會給自己帶來巨大損失,只想着在一旁冷眼旁觀,坐看局勢的發展。而魏國等國也有着類似的想法,他們沒有勇氣和決心去援助趙國,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權衡利弊。
在趙國艱難抵抗秦軍之時,趙國的使者四處奔走,希望能得到其他諸侯國的援助。然而,他們得到的往往是冷漠的迴應或者敷衍的推脫。各國的王侯將相們,在自己的宮殿裏商議着,卻遲遲無法做出果斷的決定。
這種從壁上觀的態度,使得趙國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最終,趙軍在長平之戰中遭遇了慘敗,損失慘重。而那些選擇從壁上觀的諸侯國,雖然暫時避免了直接的戰爭衝擊,但他們也失去了一個聯合對抗秦國的重要機會。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長平之戰成爲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而那些從壁上觀的諸侯國,他們的短視和自私也被銘記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後來的事實證明,秦國的強大無法阻擋,當秦國逐一消滅其他諸侯國時,他們才意識到當初從壁上觀的錯誤,但爲時已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共同的挑戰和危機時,不能只想着自保和旁觀,而應該勇敢地站出來,團結一致,共同應對。否則,最終可能會自食惡果,被歷史的潮流所淘汰。從壁上觀這個成語,也時刻提醒着我們要以史爲鑑,摒棄自私和短視的行爲,以更加積極和擔當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從壁上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