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勝逐北
成語拼音
- chéng shèng zhú běi
乘勝逐北成語解釋
- 乘:趁,因;北:敗。指乘着勝利繼續追擊。
典故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中山策》:“魏軍既敗,韓軍自潰,乘勝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成語典故
- 秦昭王56年,秦國國君秦昭王不聽大將白起的勸阻,派五校大夫王陵率兵攻打趙國,慘敗而歸,昭王派應侯范雎去請白起去帶兵,白起給范雎講趙國的局勢變了,不是他不想乘勝追擊,而是此刻不宜進攻。昭王不聽,結果無功而返。
成語造句
- 敵人已被打得落花流水,我軍乘勝逐北,繼續擴大戰果。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段扣人心絃的故事。
那是在一個戰亂紛飛的年代,各國紛爭不斷,都渴望着擴張領土、稱霸天下。其中有一位傑出的將領名叫李牧。他智勇雙全,善於用兵。
當時,李牧所鎮守的邊境時常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這些遊牧民族機動性強,來去如風,讓邊境百姓苦不堪言。李牧經過深思熟慮,制定了一系列戰略。他先是加強了邊境的防禦工事,訓練士兵,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終於,機會來了。一次,遊牧民族再次大規模入侵。李牧率領軍隊奮勇出擊,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他指揮若定,士兵們個個英勇無畏。在李牧的帶領下,他們連戰連勝,打得遊牧民族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然而,李牧並沒有就此罷休。他深知乘敵之危、擴大戰果的重要性。於是,他果斷下令,全軍乘勝追擊。士兵們士氣高昂,緊緊跟隨李牧,一路向北奮勇追擊。
在追擊中,李牧充分發揮了他的軍事才能。他巧妙地運用戰術,一次次地給予敵人沉重的打擊。遊牧民族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只能不斷向北逃竄。
李牧帶領軍隊一路逐北,收復了大片被遊牧民族侵佔的土地,極大地保障了邊境的安全和穩定。他的威名遠揚,讓敵人聞風喪膽。
在這場戰役中,李牧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領導能力和果敢的決斷力。他懂得抓住戰機,乘勝逐北,不給敵人喘息和反撲的機會。他的事蹟成爲了後世的典範,讓人們銘記着這位偉大的將領和他的輝煌戰功。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要有勇氣和決心去戰勝它們。當取得初步勝利時,不能滿足於現狀,而要抓住機會,乘勝追擊,爭取更大的成果。就像李牧一樣,憑藉着堅定的信念和出色的才能,在歷史的舞臺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乘勝逐北-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