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言不煩
成語拼音
- yào yán bù fá
要言不煩成語解釋
- 要:簡要;煩:煩瑣。指說話或寫文章簡單扼要,不煩瑣。
典故出處
- 《三國志·魏書·管輅傳》:“晏含笑而贊之曰:‘可謂要言不煩也。’”
成語典故
- 三國時期魏國少府丞管輅精通天文地理及《易經》和占卜術,吏部尚書何晏請管輅到家中作客,朋友鄧先生請管輅談談《易經》中的義理。管輅要言不煩地回答他的問題,併爲他們佔了一卦,均爲凶兆。果然十天後,他們倆被司馬懿殺害。
成語造句
- 他在會議上的發言簡潔明瞭,條理清晰,真正做到了要言不煩。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諸侯國中,有一位賢能的大臣名叫陸機。
陸機知識淵博,思維敏捷,能言善辯。當時,國家面臨着諸多複雜的問題和挑戰,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都需要有智慧和謀略的人來出謀劃策。
有一次,國王召集大臣們商議一件至關重要的國事。衆多大臣們紛紛發言,長篇大論,滔滔不絕,但往往說了半天也沒有切中要害,讓人聽得雲裏霧裏。然而,當輪到陸機發言時,他卻與衆不同。他用簡潔明瞭的語言,清晰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他的話語猶如一把利劍,直刺問題的核心,讓衆人一下子就明白了關鍵所在。
陸機這種要言不煩的表達方式,不僅讓國王和其他大臣們印象深刻,也爲解決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在之後的許多次議事中,陸機都能以其簡潔而精準的言辭,爲國家的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
隨着時間的推移,陸機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其他國家的使者來訪時,也對陸機的才華讚歎不已。他們驚訝於陸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用最精煉的語言表達出最深刻的思想。
在歷史的記載中,像陸機這樣要言不煩的人物還有很多。例如,古代的一些賢哲,他們在傳授知識和教導弟子時,往往能夠用簡潔的話語點明深奧的道理,讓弟子們受益匪淺。這種要言不煩的能力,並非天生就有,而是通過不斷地學習、思考和積累得來的。它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學識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高度融合。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各種複雜的情況和問題。在交流和溝通中,如果能夠像陸機一樣做到要言不煩,那麼就能提高溝通的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麻煩。同時,要言不煩也能展現出一個人的幹練和果斷,讓人更容易信任和尊重。
總之,陸機以其要言不煩的卓越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光輝的一筆。他的故事也告訴我們,在言語表達上,簡潔而有力往往比冗長而繁瑣更能打動人心,更能有效地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努力培養這種要言不煩的能力,讓自己在人際交往和工作生活中更加出色。
要言不煩-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