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不反顧

成語拼音

yì bù fǎn gù

議不反顧成語解釋

指爲了正義奮勇向前,不回頭、後退。議,通“義”。

典故出處

《文選·司馬相如》:“觸白刃,冒流矢,議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作“義不反顧”。

成語典故

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的一位才子,不但會擊劍撫琴,更擅長寫詩作賦。他的才華深得漢武帝賞識,因此把他留在自己身邊做官。這個時候,剛巧趕上鄱陽令唐蒙在修治西南蜀道。唐蒙徵集了很多的民工,還把他們的首領給殺害了。這引起了巴蜀人民的不安和驚恐,於是發生了一場騷亂。這件事傳到漢武帝那裏後,他立即派司馬相如去安撫民衆。爲了給巴蜀人民一個交代,漢武帝還要司馬相如寫一篇文告,向他們好好作一番解釋。司馬相如照漢武帝的吩咐寫了一篇文告,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調集民夫、士兵修築道路是應該的,但是驚擾了大家並不是陛下的本意。士兵作戰的時候,應該迎着刀刃和箭鏑而上,絕不容許回頭看(就是義無反顧的意思,原文就是此成語),寧肯戰死也不能轉過腳跟逃跑。你們應該從長計議,急國家之難,盡人臣之道。”司馬相如處理這件事的方式非常得當,騷亂很快就被平息了,修路的工程又得以順利進行下去。漢武帝因司馬相如辦事得力,非常滿意,便拜他爲中郎將,輔佐自己。

成語造句

面對困難和挑戰,他勇往直前,議不反顧地投身到艱苦的工作中,決心一定要取得成功。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因爲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西漢時期,有一位名叫霍去病的少年將軍。他自幼生活在一個充滿熱血與豪情的環境中。當時,匈奴時常侵犯邊境,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霍去病目睹了這一切,心中立下了保家衛國、驅逐匈奴的壯志。 隨着年齡的增長,霍去病開始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他被漢武帝委以重任,率領大軍抗擊匈奴。在戰場上,他身先士卒,毫不畏懼敵人的強大。有一次,霍去病帶領軍隊深入匈奴腹地,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他沒有絲毫退縮之意。士兵們看到將軍如此英勇,也都備受鼓舞,奮勇殺敵。 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中,霍去病始終堅定地向前衝,從未有過回頭的念頭。他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徹底擊敗匈奴,讓邊境的百姓過上安寧的生活。他的這種堅定信念和義無反顧的精神,感染着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一次艱難的戰役中,霍去病的軍隊陷入了困境。但他毫不氣餒,冷靜地分析局勢,尋找突破的機會。他帶領士兵們奮勇作戰,經過數日的激戰,終於成功突破了敵人的包圍。在這場戰役中,霍去病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氣,他的名字也從此威震天下。 霍去病的一生,都在爲了國家和人民而戰。他那種議不反顧的精神,成爲了後世無數人的榜樣。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忠誠和勇敢,讓人們永遠銘記這位偉大的將軍。儘管歲月流逝,但霍去病的事蹟依然在歷史的書卷中熠熠生輝,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勇往直前,爲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不懈奮鬥。

議不反顧-成語圖片

議不反顧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