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於好
成語拼音
- yán guī yú hǎo
言歸於好成語解釋
- 言:句首助詞,無義。指彼此重新和好。
典故出處
- 《左傳·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
成語典故
- 三國時期,曹丕稱帝,東吳孫權也想成就帝業就投靠他,曹丕封他爲吳王,還想立他的兒子孫登爲太子。孫權派沈珩送去很多珠寶與香料。他們約定魏吳信守諾言,言歸於好。沈珩不辱使命,回東吳後被封安鄉侯。
成語造句
- 之前他們因爲一些小事產生了矛盾,經過溝通交流後,兩人終於言歸於好。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聯合狄人進攻周朝,把周襄王趕出了都城洛邑。周襄王逃到鄭國,並向各諸侯國求救。晉文公得知後,親自率領大軍前去勤王,打敗了狄人,殺死了王子帶,迎回周襄王,讓他重新回到了都城。
晉文公因爲勤王有功,在諸侯中威望大增。此時,鄭國卻與楚國走得很近,晉文公對鄭國很不滿,決定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國君十分害怕,急忙派大臣燭之武去勸說晉文公退兵。
燭之武趁着夜色悄悄來到晉軍營地,見到了晉文公。他對晉文公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知道自己就要滅亡了。但是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那您就儘管進攻吧。然而,越過別的國家來把遠方的鄭國當作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爲什麼要滅掉鄭國來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攻打鄭國,讓鄭國成爲秦國和晉國之間友好的使者,秦國的使者往來經過鄭國,鄭國可以供給他們缺乏的東西,這對您也沒有什麼壞處。而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他也曾答應把焦、瑕兩座城池割讓給您,可是他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這是您所知道的。晉國怎麼會滿足呢?如果晉國把鄭國當作東邊道路上的主人,那麼秦國使者來來往往,缺少的東西由鄭國來供應,這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
晉文公聽了燭之武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他想,如果繼續攻打鄭國,必然會得罪秦國,而且也不一定能取得勝利。於是,晉文公決定撤兵,並派人告訴秦國國君。秦國國君也覺得攻打鄭國沒有什麼好處,便也撤兵了。
鄭國因此逃過一劫,爲了感謝晉文公,鄭國國君親自到晉國去求和。晉文公也很大度,他不計前嫌,與鄭國國君言歸於好,兩國之間又恢復了友好的關係。
後來,“言歸於好”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用來形容彼此重新和好如初。這個成語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中,當遇到矛盾和分歧時,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智,通過溝通和協商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爭執和對抗。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衝突的進一步升級,實現彼此之間的和諧共處。就像晉文公和鄭國國君一樣,他們能夠放下過去的恩怨,以大局爲重,最終實現了兩國之間的和平與友好。
言歸於好-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