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爭

成語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鷸蚌相爭成語解釋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典故出處

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雲陣。”

成語典故

趙國準備討伐燕國,蘇代爲燕國去勸說趙惠王說:“我這次來,經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從水裏出來曬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有死蚌。’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就會有死鷸。’它們倆誰也不肯放開誰,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塊捉走了。現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爲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趙惠文王說:“好吧。”於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成語造句

一隻鷸和一隻蚌在河邊爭奪食物,互不相讓,結果被漁翁一起抓走了,這可真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啊。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廣袤的溼地,這裏是衆多生物的家園。 一天,一隻鷸鳥在溼地中覓食。它有着細長的嘴,擅長捕捉各種貝類。不一會兒,它就發現了一隻肥美的蚌,正悠閒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鷸鳥心中大喜,心想這可是一頓美味的大餐啊。於是,它悄悄地靠近蚌,企圖一口咬住蚌肉。 然而,蚌也不是好惹的。當它察覺到鷸鳥的靠近時,迅速合上了堅硬的蚌殼,夾住了鷸鳥的長嘴。鷸鳥拼命掙扎,想要掙脫出來,但蚌殼夾得太緊了,它怎麼也甩不掉。 就這樣,鷸鳥和蚌陷入了僵持之中。鷸鳥氣憤地對蚌說:“你快放開我,不然我今天就和你沒完!”蚌也不甘示弱地迴應道:“哼,是你先招惹我的,我纔不會輕易放開你。” 它們誰也不肯讓步,在沙灘上僵持着。就在這時,一個漁夫經過這裏。他看到了鷸鳥和蚌奇怪的姿勢,心中暗喜,這不正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嗎?他悄悄地走過去,輕而易舉地就把鷸鳥和蚌一起抓住了。 在歷史上,也有類似鷸蚌相爭的例子。比如在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常常爲了爭奪土地和資源而相互爭鬥。有時候,兩個國家會因爲一些小摩擦而大動干戈,卻忽略了第三方勢力的存在。結果,在它們爭鬥得兩敗俱傷的時候,第三方勢力就會趁機崛起,坐收漁翁之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潛在的危險。當我們與他人發生矛盾時,不要一味地固執己見,要學會妥協和退讓,否則可能會讓第三方得利。就像鷸蚌相爭一樣,如果它們能夠相互理解,各退一步,也許就不會被漁夫抓住了。我們應該以史爲鑑,明白“和則兩利,鬥則俱傷”的道理,避免因爲一時的衝動和固執而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鷸蚌相爭-成語圖片

鷸蚌相爭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