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論道
成語拼音
- zuò ér lùn dào
坐而論道成語解釋
- 坐着空談大道理。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
典故出處
- 《抱朴子·用刑》:“通人揚子云亦以爲肉刑宜復也,但廢之來久矣,坐而論道者,未以爲急耳。”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碰壁後,在冉求的幫助下,終於回到了父母之邦魯國,他與季康子是不相爲謀。於是專心著述,編輯整理《詩》《書》《禮》《樂》,用自己觀點撰寫《春秋》,同時又開壇講學,與弟子們坐而論道,一時弟子達3000人。
成語造句
- 很多人只是喜歡坐而論道,卻從不付諸實際行動去解決問題。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有一羣學者和官員。
其中有一位學者名叫子明,他學富五車,知識淵博,但卻常常只是坐在那裏高談闊論,而不將自己的理論付諸實踐。
有一次,國家面臨着一場重大的決策。是關於如何應對鄰國日益增長的威脅。朝堂之上,衆多官員紛紛發表意見。子明也滔滔不絕地闡述着自己的觀點,從歷史典故到兵法謀略,說得頭頭是道。他提出了許多看似完美的策略,讓衆人都爲之讚歎。
然而,當國王詢問他具體該如何實施這些策略時,子明卻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只是一味地強調理論的正確性,卻無法給出實際可行的方案。
另一位官員名叫張武,他平時沉默寡言,但做事果斷幹練。張武站出來說道:“陛下,子明兄雖才高八斗,但終究只是坐而論道。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而不是空洞的理論。”國王聽後,若有所思。
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家的局勢越發危急。子明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理論世界中,繼續坐而論道,而沒有實際的作爲。而張武則積極行動起來,組織訓練軍隊,加強邊境防禦,採取了一系列實際的措施來應對危機。
最終,鄰國果然發動了進攻。由於張武的提前準備,國家雖然遭受了一些損失,但最終還是成功抵禦了敵人的入侵。而子明的那些理論,在實戰中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經此一事,國王深刻認識到了坐而論道的弊端,他開始重視那些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子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從此他努力改變自己,不再只是空談理論,而是積極投身到實際事務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坐而論道固然可以展現一個人的學識和才華,但如果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而不將其轉化爲實際行動,那麼最終也只是一場空談。我們應該既要有深刻的思考和理論,更要有果斷的行動和實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實現目標。正如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不能只是一味地坐而論道,而要勇於實踐,將理想變爲現實。
坐而論道-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