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火積薪
成語拼音
- cuò huǒ jī xīn
厝火積薪成語解釋
- 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潛伏着很大危險。
典故出處
- 漢·賈誼《新書·數寧》:“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
成語典故
- 西漢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賈誼多次向漢文帝上書陳述社會的弊端,寫出了著名的《陳政事疏》,他認爲當前的政治局勢很不好,出現很多違背情理、傷害道義的事情,應該想辦法革除。如果看不到的話就像厝火積薪一樣危險。
成語造句
- 如今這種表面風平浪靜,實際卻矛盾重重、隱患衆多的情況,猶如厝火積薪,隨時可能引發大的問題。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大梁國。大梁國的國王非常自負,認爲自己的國家無比強大,完全不把潛在的危險放在眼裏。
當時,大梁國的邊境時常受到一些小部落的侵擾。大臣們多次向國王進諫,希望他能重視邊境的防禦,加強軍事力量,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然而,國王卻總是不以爲然,認爲這些小部落不足爲懼,根本不會對大梁國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有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他看出了國家目前的狀況猶如厝火積薪,十分危險。他憂心忡忡地再次向國王進言,說道:“陛下,如今邊境的局勢看似平靜,但實則暗藏隱患。那些小部落雖然現在力量弱小,但如果我們不加以防備,任由他們發展壯大,日後必然會成爲我們的心腹大患啊。就如同那堆積的柴草下面已經有了闇火,隨時可能引發大火,將一切都燒燬啊!”
可是國王卻嘲笑老臣過於膽小,他說:“我們大梁國地大物博,兵強馬壯,何懼那些小小的部落。你不要總是危言聳聽,擾亂民心。”老臣無奈地搖頭嘆息,但他並沒有放棄,依然試圖說服國王。
隨着時間的推移,那些小部落果然如老臣所擔憂的那樣,逐漸聯合起來,勢力日益壯大。他們開始頻繁地對大梁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由於大梁國長期疏於防範,軍事力量薄弱,面對敵人的突然襲擊,一時之間竟然毫無還手之力。
大梁國的百姓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國家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危機。此時,國王才如夢初醒,懊悔不已。他想起了老臣之前的忠告,後悔自己當初沒有聽取他的意見,以至於讓國家陷入瞭如此困境。
然而,此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大梁國在敵人的攻擊下節節敗退,最終失去了大片的領土。國王也在悔恨中度過了餘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像大梁國的國王那樣,對潛在的危險視而不見,等到災難發生時才追悔莫及。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及時發現並消除那些可能引發嚴重後果的隱患,避免厝火積薪的悲劇發生。正如《漢書·賈誼傳》中所說:“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我們要以史爲鑑,防患於未然,才能確保國家和社會的長治久安。
厝火積薪-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