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罵槐

成語拼音

zhǐ sāng mà huái

指桑罵槐成語解釋

指着桑樹罵槐樹。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是罵那個人。

典故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咱們家所有的這些管家奶奶,那一個是好纏的?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話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罵槐的抱怨。”

成語典故

賈政壽辰那天,夏太監前來宣賈政入朝覲見,得知元春被加封賢德妃。喜訊傳來,賈府上下歡天喜地,只有寶玉置若罔聞,他惦記黛玉回來,賈璉接完黛玉回來後見鳳姐,鳳姐傾訴家不好當,人們都在指桑罵槐地抱怨她。

成語造句

他在那裏含沙射影地說了一堆話,其實就是在指桑罵槐。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姓張的富翁,他仗着自己的財富,常常欺壓鄰里,橫行霸道。大家對他敢怒不敢言。 鎮上來了一位新上任的官員,姓劉。劉官員很快就聽聞了張富翁的所作所爲,但由於沒有確鑿的證據,不能直接對他進行懲處。 有一天,劉官員在街上看到張富翁又在欺負一個小商販,他心中十分氣憤。他回到府中後,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 第二天,劉官員在公堂上處理一些日常事務,故意說了一個故事。他說曾經有一個村子,裏面有一棵桑樹和一棵槐樹,長得十分高大。有一天,一個人來到桑樹前,對桑樹破口大罵,把桑樹罵得一無是處。然而,他真正想要罵的其實是旁邊的槐樹。大家都覺得這個人的行爲很奇怪,但其實他是別有深意。 衆人都在下面聽得雲裏霧裏,不明白劉官員爲什麼突然講這樣一個故事。這時,劉官員話鋒一轉,看着堂下的衆人說:“我們做人做事都應該光明磊落,有什麼不滿就當面說清楚,而不要像故事裏的那個人一樣,指桑罵槐,這樣只會讓人覺得虛僞和怯懦。”說完,他的目光有意無意地瞟向張富翁。 張富翁聽到這裏,心裏開始發虛,他感覺劉官員似乎是在影射他。從那以後,張富翁行事有所收斂,他害怕劉官員真的會抓住他的把柄,對他進行懲罰。 劉官員見自己的計策奏效,便繼續通過這種方式旁敲側擊,警示張富翁。一段時間後,張富翁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開始改正自己的行爲,不再欺負鄰里。 而劉官員通過“指桑罵槐”這一策略,既沒有和張富翁直接衝突,又成功地讓他收斂了惡行,維護了小鎮的秩序和安寧。這個故事也成爲了人們口中的佳話,流傳了下來,讓後人明白了在處理一些複雜的事情時,有時候需要運用巧妙的方法,既能達到目的,又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麻煩。同時也提醒人們不要像故事裏的那個人一樣,表面上罵着桑樹,實際上心裏想着槐樹,這種行爲是不道德且不可取的。要做一個真誠、正直的人,有什麼想法就坦誠地表達出來,而不是通過隱晦的方式去指責或攻擊他人。

指桑罵槐-成語圖片

指桑罵槐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