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髮難數
成語拼音
- zhuó fà nán shǔ
擢髮難數成語解釋
- 擢:拔。拔下全部頭髮,難以數清。形容罪行多得數不清。
典故出處
- 《史記·範睢蔡澤列傳》:“擢賈之發以續賈之罪,尚未足。”
成語典故
- 戰國時期,魏國大夫須賈門客范雎跟隨須賈出訪齊國,受到齊襄王的稱讚。須賈回國後告訴相國魏齊,魏齊要殺范雎。范雎大難不死,逃到秦國改名張祿當上相國,須賈到秦國求秦不要攻魏,須賈向張祿懺悔說自己的罪太多,擢髮難數。
成語造句
- 他所犯下的罪行簡直擢髮難數,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個人物,他的惡行可謂是擢髮難數。
話說在某個朝代,有個官員名叫李義。他最初憑藉着一些不正當的手段獲得了官職,此後便開始了他的罪惡生涯。李義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巧立各種名目,對百姓進行殘酷的剝削,使得無數家庭支離破碎。
在處理政務時,李義從不公正公平,而是看誰給的賄賂多,就偏袒誰。許多無辜之人因此受到不公正的判決,含冤入獄。他還勾結地方豪強,狼狽爲奸,共同欺壓百姓。對於那些敢於反抗或者揭露他罪行的人,李義更是心狠手辣,用盡各種殘忍手段進行迫害。
李義的所作所爲引起了一些正直官員的不滿,他們試圖上書朝廷,揭露李義的罪行。然而,李義在朝廷中也有自己的關係網,那些奏摺往往還沒送到皇帝面前就被攔下。李義得知有人想要告發他後,更是變本加厲地進行報復。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義的惡行越積越多,多到用手指都難以數清。百姓們對他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終於,有一天,一位深受李義迫害的義士挺身而出,他歷經艱難險阻,成功地將李義的罪行證據送到了皇帝手中。皇帝得知後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徹查李義的所作所爲。經過一番調查,李義的所有罪行都被揭露出來,皇帝龍顏大怒,下令將李義嚴懲不貸,以平民憤。
李義最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他給百姓們帶來的傷痛卻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他的種種劣跡,正可謂是擢髮難數,成爲了人們口中唾棄的對象,也讓後人引以爲戒,明白了爲官者應當以公正廉明、爲民服務爲宗旨,切不可爲了一己私利而做出傷天害理之事。
這個故事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那些爲非作歹、惡貫滿盈的人,終究逃不過歷史的審判。而我們也應當從這些歷史事件中汲取教訓,堅守正義和道德底線,共同營造一個公平、和諧、美好的社會。
擢髮難數-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