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告奮勇
成語拼音
- zì gào fèn yǒng
自告奮勇成語解釋
- 告:稱說,表示。主動要求擔任某項艱鉅的任務。
典故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三回:“這饒守原本只有這一個獅子國;因爲上頭提倡遊學,所以他自告奮勇,情願自備資斧,叫兒子出洋。”
成語典故
- 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來到西梁女國,從國王到臣民都引起一場騷動,爲了換取公文,他們住進了驛堂,國王派女官來請他們師徒,說要與唐僧成親。豬八戒抵禦不了誘惑,就自告奮勇要留下成親,被唐僧制止,他們用計騙取公文離開女兒國。
成語造句
- 他在大家都猶豫不決的時候,站出來自告奮勇地承擔起了這項艱鉅的任務。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家,面臨着一場嚴重的危機。邊境地區時常受到外敵的侵擾,百姓生活不得安寧。國王爲此憂心忡忡,召集大臣們商議應對之策。
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但大多都提出一些保守的建議,沒有誰真正願意挺身而出承擔重任。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將領站了出來,他就是李陽。
李陽面對着國王和大臣們,神情堅定地說:“陛下,我願意帶領軍隊前往邊境,抗擊外敵,守護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在朝堂上回蕩。國王看着李陽,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但還是有些猶豫地問道:“李陽,此去邊境危險重重,你可有十足的把握?”李陽毫不猶豫地回答:“陛下,雖困難重重,但我願全力以赴,絕不退縮。”
原來,李陽自小就對軍事有着濃厚的興趣,勤奮學習兵法和武藝。他深知國家正處於危難之際,需要有人勇敢地站出來。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促使他自告奮勇地承擔起這個艱鉅的任務。
國王最終答應了李陽的請求,任命他爲將軍,率領大軍前往邊境。李陽帶領着士兵們日夜兼程,很快就抵達了邊境地區。面對來勢洶洶的外敵,李陽毫不畏懼,冷靜地指揮着士兵們作戰。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極大地鼓舞了士兵們的士氣。
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李陽帶領的軍隊陷入了困境。但他沒有絲毫的退縮,依然頑強地戰鬥着。他運用自己所學的兵法知識,巧妙地佈置戰術,終於成功地突破了敵人的包圍,取得了一場關鍵戰役的勝利。
經過多次艱苦的戰鬥,李陽成功地擊退了外敵,保衛了國家的邊境安全。他的英勇事蹟傳遍了整個國家,百姓們對他充滿了敬佩和感激。
李陽的自告奮勇,不僅爲國家帶來了和平與安寧,也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故事被人們傳頌不衰,激勵着後來的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有勇氣挺身而出,爲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努力奮鬥。正如《論語》中所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李陽正是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種精神,成爲了國家和民族的脊樑。
自告奮勇-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