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爲得計
成語拼音
- zì yǐ wéi dé jì
自以爲得計成語解釋
- 得計:計謀得逞。自以爲計謀很對很好了(含貶義)。
典故出處
-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爲,而其人自視以爲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成語典故
- 唐憲宗時期,力圖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遭到貶黜,柳宗元因此也被貶官。好友韓愈爲柳宗元作《柳子厚墓誌銘》,談到人在困窘時才能顯出氣節道義,那些表面握手言歡似乎肝膽相照,背後卻落井下石還自以爲計,真是可悲。
成語造句
- 他總在一些事情上耍小聰明,還自以爲得計,卻不知別人早就看穿了他的把戲。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名叫何三的謀士。何三此人自視甚高,常常覺得自己智謀超羣,遠超他人。
有一次,國王決定派遣一支軍隊去攻打鄰國。何三得知後,立刻向國王進言,獻出了一個自認爲十分高明的計策。他主張採取迂迴戰術,繞到鄰國後方進行突襲。國王對他的計策有些疑慮,但何三卻堅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在他的極力勸說下,國王最終還是採納了他的建議。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並不如何三所料。鄰國早就洞察到了他們的行動,在後方設下了重重埋伏。當本國軍隊按照何三的計策行動時,陷入了敵人的包圍之中,損失慘重。
消息傳回國內,衆人都對何三的計策表示質疑和指責。但何三卻並不認爲自己有錯,反而振振有詞地說:“這只是一個意外,我的計策原本是天衣無縫的,如果不是那些將領沒有執行好,怎麼會失敗呢?”他依然固執地認爲自己的計策是完美的,只是被他人給搞砸了。
可是,事實勝於雄辯。這次失敗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百姓們也對何三的自以爲是感到不滿。但何三卻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自以爲得計。
後來,又有一次重要的決策。其他謀士都提出了更爲穩妥的方案,而何三又提出了一個看似新奇卻充滿風險的計策。這次,國王不再輕易相信他,而是認真權衡了其他方案。最終,國王選擇了一個更爲合理的策略,結果大獲成功。
何三看着別人的計策取得成功,心中雖然有些失落,但還是嘴硬地說:“哼,不過是運氣好罷了,要是當初採用我的計策,肯定會更好。”然而,他的這些話再也沒有人相信了。
歷史上,如何三這樣自以爲得計的人並不少見。他們過度自信,往往只看到自己的想法和計劃的優點,卻忽視了其中潛在的風險和問題。正如《史記》中所記載的那些盲目自大的人物,最終都落得了個可悲的下場。何三的故事也提醒着我們,在面對問題和決策時,不能僅僅憑藉自己的主觀臆斷和盲目自信,而應該廣泛聽取他人的意見,全面考慮各種因素,以避免陷入自以爲得計的誤區,從而做出更爲明智和正確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向成功的道路,避免重蹈何三這樣的覆轍。
自以爲得計-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