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木岑樓
成語拼音
- cùn mù cén lóu
寸木岑樓成語解釋
- 一寸長的木材同尖頂的高樓比。原意是起點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輕重相比必須標準一樣。後也比喻差距極大。
典故出處
- 《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
成語典故
- 有一位任國的人向孟子的學生屋廬子問禮與食哪個重要的問題,屋廬子隨口答道“禮重要”。任人又問道:“娶妻與禮哪個重要?”屋廬子答道:“還是禮重要。” 隨後,這位任人便一本正經地說道:“要是按着那些禮節去找喫的,恐怕就要捱餓、甚至餓死;如果不按着那些禮節去找喫的,可能就會有喫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難道還要按着禮節去行事嗎?再有,假如按照親迎禮,就得不到妻子;要是不行親迎禮,就能得到妻子,還一定要行親迎禮嗎?” 這一問,屋廬子沒有答出來。第二天,便去鄒國,轉告了老師孟子。 孟子聽後,說道:“回答這個問題有什麼困難的?如果不揣度基地的高低是否一致,那麼一寸長的小木頭也可能比頂端的高樓還要高。說金子比羽毛重,但是,豈能說三錢多重的金子也比一車的羽毛還要重?拿喫的重要與禮的細節相比較,何止於喫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與禮的細節相比較,何止於娶妻重要?你去這樣回答他:‘扭折了自己哥哥的胳膊而奪取了他的食品,自己便有了喫的;而不扭折,便得不着喫的,那麼他會去扭折嗎?越過東鄰的牆去摟抱人家的女子,便得到了妻子;而不去摟抱,便得不着妻子,那麼他會去摟抱嗎?”。
成語造句
- 用不同長度的木材搭建房子,卻去比較它們的高度,就如同寸木岑樓一樣,是不合理的。
成語故事
-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那裏有一位智者。
有一天,這個國家的國王突發奇想,想要建造一座極其宏偉的宮殿。他召集了衆多能工巧匠,對他們提出了各種嚴苛的要求和設想。工匠們竭盡全力,日以繼夜地工作,希望能滿足國王的期望。
在衆多工匠之中,有一位年輕而有才華的木匠。他聰明伶俐,手藝精湛,在建造過程中展現出了非凡的技藝。然而,國王卻對他的工作並不是完全滿意。
有一次,國王視察工程進度時,指着木匠製作的一根樑柱說:“你看這根樑柱,和我想象中的相差甚遠,太普通了,沒有特色。”木匠急忙解釋道:“陛下,這根樑柱是按照標準和比例製作的,它在整個建築結構中起着重要的支撐作用,不能隨意更改啊。”
國王聽了卻不以爲然,他說:“我不管什麼標準比例,我要的是獨一無二,讓人驚歎的東西。就像那遠處高山上的一棵孤樹,雖然只是一棵樹木,卻能讓人一眼就注意到它,和這普通的樑柱完全不同。”
智者聽到了國王和木匠的對話,他走上前來,對國王說:“陛下,您不能這樣比較啊。這就好比用寸木去和高樓相比,是不合理的。那遠處山上的孤樹因爲所處的環境特殊,所以顯得突出,但它並不一定就比這根樑柱更有價值。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和用途來評判事物,而不是片面地追求獨特和新奇。”
國王聽了智者的話,陷入了沉思。他意識到自己的要求有些過分,不能因爲追求表面的華麗而忽視了事物的本質和實際功能。於是,他不再一味地挑剔木匠的工作,而是更加註重整個宮殿的合理性和實用性。
經過漫長的時間,宮殿終於建成了。它宏偉壯觀,既有着獨特的設計,又具備了堅固的結構。國王對最終的成果非常滿意,他也明白了不能用不恰當的標準去衡量不同的事物,就如同寸木和岑樓,它們各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評價和比較事物時,要考慮到它們的實際情況和背景,不能簡單地進行類比。我們應該尊重事物的多樣性和複雜性,避免因爲片面的觀點而產生錯誤的判斷。就像寸木有寸木的用途,岑樓有岑樓的價值,不能一概而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客觀、公正地看待世界,做出明智的決策。
寸木岑樓-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