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胡痜尾
成語拼音
- bá hú zhì wěi
跋胡痜尾成語解釋
- 比喻進退兩難。
典故出處
- 《詩·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痜其尾。”
成語典故
- 惟信古太過,而欲爲曲突徙薪之謀,故與物多違而每致跋胡痜尾之患。★宋·李綱《謝復觀文殿大學士表》
成語造句
- 在複雜的局勢中,他如履薄冰,生怕出現差錯,陷入跋胡痜尾的困境。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當時,這個諸侯國的一位大臣名爲狐偃。狐偃爲人足智多謀,但有時候也會過於自信和固執。
有一次,諸侯國面臨着一個重要的決策,狐偃極力主張採取一種看似激進的策略。然而,他的一些同僚們卻對此表示擔憂和質疑,認爲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但狐偃堅信自己的判斷,堅持要推行這個策略,絲毫不肯讓步。
隨着事情的發展,局面開始變得複雜起來。原本預期的成果並沒有順利實現,反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和困難。狐偃這才意識到自己的決策可能存在失誤,但此時想要挽回局面已經變得十分艱難。
就如同“跋胡痜尾”這個成語所形容的一般,他就像是去牽拉那長着倒向的胡和彎曲的尾巴的馬,結果是越牽拉越亂。他原本想要掌控局勢,卻因爲自己的固執和盲目自信而使事情陷入了困境。
這個故事也給後人以深刻的警示。它提醒我們在做決策時,不能僅僅憑藉自己的主觀意願和自信,而應該廣泛聽取他人的意見,充分考慮各種可能性和後果。不能像狐偃那樣,在事情已經變得混亂不堪時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到那時往往已經爲時已晚。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們應從中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在面對重要抉擇時,保持冷靜和理性,權衡利弊,以更加明智的態度去處理問題,才能避免陷入“跋胡痜尾”的尷尬和困境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跋胡痜尾”這個成語相對比較生僻,其含義可能並不爲大衆所熟知,但通過這樣一個故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住它所蘊含的道理。
跋胡痜尾-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