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倒轅門

成語拼音

bài dǎo yuán mén

拜倒轅門成語解釋

轅門將帥行轅或軍營的大門。形容對別人佩服之至,自願認輸。

典故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三回若非一部全史瞭然於中,何能如此。妹子唯有拜倒轅門了。”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那高超的技藝和獨特的人格魅力,讓衆人紛紛折服,甚至不少同行都有了拜倒轅門之意。

成語故事

在東漢末年,天下紛爭不斷,英雄輩出。 當時有一位名將叫袁術,他擁兵自重,勢力不容小覷。而在他的轄區內,有一個名叫孫策的年輕人,智勇雙全,心懷大志。 孫策一心想要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番事業,然而袁術卻對他多有猜忌和提防。孫策多次向袁術進言,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機會和支持,但袁術總是敷衍了事。 一日,孫策聽聞袁術手下的一位大將與自己理念不合,時常在背後中傷自己。孫策心中憤懣不已,但他深知此時不宜與袁術徹底翻臉。 於是,孫策決定採取一個巧妙的策略。他帶着自己的親信和一隊精兵,來到袁術的轅門前。他下馬步行,一步一步走向轅門,然後單膝跪地,低頭表示自己的忠誠和臣服。 袁術得知孫策拜倒轅門的舉動後,心中既驚訝又得意。他以爲孫策終於被自己的權勢所折服,決定全心全意效忠於他。 然而,袁術沒有想到的是,孫策這一拜只是權宜之計。孫策表面上對袁術恭順,暗地裏卻在積極籌劃自己的發展。 隨着時間的推移,孫策逐漸積累起自己的力量。他利用袁術對他放鬆警惕的時機,悄悄地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 終於,孫策覺得時機成熟,毅然決然地脫離了袁術的控制,開始了自己的征程。他憑藉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在亂世中打出了一片天地,成爲了令人矚目的英雄。 而“拜倒轅門”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下來,用來形容對某人或某事的極度恭敬和順從,但其中可能隱藏着更深的目的和謀略。就如同孫策當年在袁術轅門前的那一拜,看似卑微,實則蘊含着他的遠大抱負和深謀遠慮。這個故事也提醒着人們,在面對複雜的局勢和人物時,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而要深入分析背後的動機和意圖。

拜倒轅門-成語圖片

拜倒轅門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