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躬屈膝
成語拼音
- bēi gōng qū xī
卑躬屈膝成語解釋
- 卑躬低頭彎腰;屈膝下跪。形容沒有骨氣,低聲下氣地討好奉承。
典故出處
- 宋·魏了翁《江陵州叢蘭精舍記》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後,雖謝安石之賢也,而猶不能免。”
成語典故
- 不管有多大困難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變節投降的辦法,苟安一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成語造句
- 他在權貴面前從來都是剛正不阿,絕不會像某些人那樣卑躬屈膝。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段故事。
南宋時期,國家面臨着外敵的頻繁入侵。當時有一個名叫劉整的將領,他原本爲南宋效力。然而,劉整卻在一些複雜的局勢和個人野心的驅使下,做出了令人不齒的行爲。
那時南宋朝廷內部存在着諸多問題,一些官員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對前線的將士們支持不夠。劉整深感自己的才華和功績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回報。而此時,蒙古大軍不斷逼近,南宋的局勢越發危急。在這種情況下,劉整受到了一些人的蠱惑和引誘,他開始動搖自己對南宋的忠誠。
最終,劉整爲了個人的利益,選擇了背叛南宋,投靠了蒙古。他向蒙古人卑躬屈膝,極盡諂媚之能事,爲他們出謀劃策,攻打自己曾經守護的國家。他的行爲遭到了許多人的唾棄和譴責,人們對他這種毫無骨氣、拋棄國家和民族尊嚴的行徑感到無比憤怒。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許多人爲了一時的榮華富貴,不惜放棄自己的原則和尊嚴,向敵人卑躬屈膝。然而,他們最終都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正如古人云:“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真正的英雄豪傑,會堅守自己的信念和道德底線,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絕不會像劉整這樣卑躬屈膝地去討好敵人。
而那些能夠在困境中堅守正義、不屈不撓的人,往往會贏得人們的敬重和傳頌。他們的事蹟成爲了激勵後人的典範,讓人們明白,尊嚴和榮譽遠比短暫的利益更加珍貴。在歷史的審判中,卑躬屈膝者永遠都只能是被批判和唾棄的對象。我們應當從這些故事中汲取教訓,始終保持自己的骨氣和尊嚴,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與榮譽而努力奮鬥。
卑躬屈膝-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