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公營私
成語拼音
- bèi gōng yíng sī
背公營私成語解釋
- 指損公肥私,違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典故出處
- 宋·張商英《護法論》今背公營私者侵漁不已。”
成語典故
- 郭疏雲明珠與餘國柱背公營私諸款。”★清昭槤《嘯亭雜錄·郭劉二疏》
成語造句
- 某些官員爲了滿足個人私慾,在工作中做出了許多違法亂紀的事,這種背公營私的行爲最終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朝代,有一位官員叫劉安。他最初踏入仕途時,也是心懷壯志,渴望能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一番貢獻。
隨着時間的推移,劉安在官場中漸漸迷失了自我。他開始結交一些心懷叵測的人,在他們的影響下,劉安的心思逐漸發生了變化。他看到一些官員利用職權之便爲自己謀取私利,心中的貪慾也被慢慢點燃。
當時,國家正在進行一些重要的建設和改革,有許多關乎民生的工程和事務需要官員們盡心盡力地去執行。然而,劉安卻將心思都放在瞭如何爲自己撈取好處上。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在各種事務中暗中操作,將公共的資源和機會悄悄地轉移到自己和他那些狐朋狗友的手中。
比如,在一次水利工程的招標中,劉安明明知道有一家更有實力和信譽的商家,卻故意將工程判給了與他有利益勾結的另一家。這樣一來,工程的質量得不到保障,而他卻從中獲得了鉅額的賄賂。
在處理政務時,他也常常故意偏袒那些能給他好處的人,而對於普通百姓的訴求卻置之不理。他的所作所爲,完全違背了一個官員應有的職責和道德。
時間一長,劉安的這種背公營私的行爲引起了一些正直官員的注意和不滿。他們紛紛上書朝廷,揭露劉安的種種劣跡。朝廷開始對劉安進行調查,隨着證據的不斷浮現,劉安的罪行終於大白於天下。
百姓們對劉安的行爲感到無比憤怒和失望,他們原本對這位官員寄予了厚望,卻沒想到他竟是如此的自私自利。而劉安最終也爲自己的行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被革職查辦,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歷史上,像劉安這樣背公營私的官員並不少見。他們爲了一己之私,不惜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最終都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正如《禮記》中所記載:“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一個官員如果不能堅守正道,一心爲公,那麼必然會遭到人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這個故事也警示着後人,要始終保持清正廉潔,切不可爲了私利而違背公義。
背公營私-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