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惠食言

成語拼音

bèi huì shí yán

背惠食言成語解釋

指忘恩失信。

典故出處

《周書·楊薦傳》薦至蠕蠕,責其背惠食言,並論結婚之意。”

成語典故

蓋不退師則背惠食言而曲在晉師。★宋·秦觀《晁錯論》

成語造句

他之前信誓旦旦地做出承諾,可最終卻背惠食言,讓大家都無比失望。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爲鄭國。鄭國有一位大臣名叫公子宋,他以其獨特的才能和智慧在朝中備受矚目。 有一天,公子宋與好友子家一同上朝。途中,公子宋的食指突然不由自主地跳動起來。公子宋面露喜色,對子家說:“以往只要我的食指這樣跳動,就必定會有美味佳餚可以品嚐。”子家聽了,將信將疑。 當他們進入朝堂後,果然發現鄭靈公正在命人烹製一隻異常珍貴的大鱉,準備與衆大臣一同享用。子家見狀,對公子宋的神奇預言驚歎不已。鄭靈公見他們兩人神色異樣,便詢問緣由。子家便將公子宋食指跳動以及其所說的話如實告知鄭靈公。 然而,鄭靈公卻在心中打起了一個別樣的主意。當鱉羹煮好後,鄭靈公故意將大臣們都叫來分食,卻唯獨不給公子宋。公子宋站在一旁,感到又羞又惱,他認爲鄭靈公這是故意讓他難堪。 在憤怒之下,公子宋竟然直接走到鄭靈公面前,用手指蘸了鱉羹嚐了一口,然後拂袖而去。鄭靈公見此情景,勃然大怒,覺得公子宋公然違背了君臣之禮,完全不顧及他作爲君主的威嚴。 公子宋回到家中後,冷靜下來一想,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有些過激。但事已至此,他與鄭靈公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鄭靈公對公子宋的“背惠食言”之舉耿耿於懷,欲尋機報復。而公子宋同樣心懷怨恨,擔心鄭靈公會對他不利。 最終,這場因鱉羹引發的矛盾不斷激化,公子宋決定先下手爲強,竟然發動了叛亂,將鄭靈公殺害。鄭國也因此陷入了動盪和混亂之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一個小小的舉動或言語,都可能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鄭靈公因爲一時的意氣用事,導致與大臣之間產生裂痕;公子宋則因衝動行事,違背了對君主的承諾,最終走上了極端的道路。背惠食言,往往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極大的危害,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當時刻保持理智和冷靜,避免因一時衝動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同時,作爲領導者更應該以寬容和睿智的態度處理事情,避免因小失大,引發不必要的紛爭和禍端。歷史的教訓值得我們銘記,讓我們從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背惠食言-成語圖片

背惠食言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