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公向私

成語拼音

bèi gōng xiàng sī

背公向私成語解釋

指損公肥私,違法求利。

典故出處

《宋書·百官志下》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斂爲奸。”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某些官員在工作中忘記了職責和使命,一味地背公向私,最終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朝代中,有一位官員叫李明。 李明出身貧寒,通過自己的努力科舉入仕。一開始,他懷着滿腔的熱忱和抱負,立志要爲百姓謀福祉,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他積極處理政務,公正地對待每一個案件,贏得了百姓的讚譽和上司的賞識。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明漸漸在官場中迷失了自己。他看到其他一些官員利用職權謀取私利,過着奢華的生活,心中不禁起了波瀾。他開始覺得自己辛辛苦苦爲百姓做事,卻得不到與之相應的回報,心態逐漸發生了變化。 一次,朝廷下撥了一筆救災款項用於賑濟遭受天災的地區。李明負責款項的分發,在這個過程中,他心中的私慾被徹底激發了出來。他看到這筆鉅款,想到自己一直過着清苦的生活,竟然鬼使神差地偷偷截留了一部分款項,用於滿足自己的私慾。他爲自己辯解說這只是一點小小的“犒勞”,不會影響大局。 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李明越來越肆無忌憚,從救災款到稅收,他都能找到機會中飽私囊。他開始與一些不法商人勾結,利用職權爲他們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自己也從中獲得豐厚的回報。他完全背離了當初入仕的初衷,從一個一心爲公的官員變成了一個背公向私的小人。 百姓們漸漸發現了李明的所作所爲,對他的行爲感到無比憤慨和失望。他們紛紛向上級官員舉報李明的惡行。上級官員開始展開調查,很快就掌握了李明犯罪的證據。最終,李明被革職查辦,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這個故事警示着後人,一個人如果不能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不能剋制內心的私慾,就很容易走向背公向私的道路。正如《禮記》中所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人在獨處的時候,更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能因爲一時的貪念而毀掉自己的一生。我們應當以李明的故事爲鑑,時刻提醒自己要秉持公正、廉潔的原則,不爲私利所動搖,始終保持爲公爲民的初心。

背公向私-成語圖片

背公向私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