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甲持兵
成語拼音
- pī jiǎ chí bīng
被甲持兵成語解釋
- 身穿護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裝。
典故出處
- 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上》勃在國,常恐懼,每郡守使丞尉行縣,勃常被甲持兵。”
成語典故
- 驕惰既久,膽力耗憊,雖近戍短使,輒與妻孥泣別,被甲持兵,行數十里,即便喘汗。★宋·蘇軾《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之一
成語造句
- 在古代戰場上,士兵們英勇無畏,被甲持兵,爲了國家和人民奮勇殺敵。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常年遭受外敵的侵擾。邊境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常面臨着生命和財產的威脅。
這個國家有一位年輕勇敢的將領叫李明。李明自幼習武,心懷保家衛國的壯志。當他得知邊境的危急情況後,毅然決定率領士兵前往抵禦外敵。
李明和他的士兵們迅速整備,他們穿上堅固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踏上了征程。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但沒有一個人抱怨。到達邊境後,李明發現敵人十分強大且兇殘,但他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他冷靜地分析局勢,制定作戰計劃。每天,他都親自帶領士兵們進行嚴格的訓練,提高他們的戰鬥技能和協同作戰能力。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李明身先士卒,被甲持兵衝在最前面,他的勇氣和決心極大地鼓舞了士兵們。士兵們緊跟其後,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
經過數場艱苦的戰鬥,李明和他的士兵們逐漸取得了優勢。他們的頑強抵抗讓敵人開始畏懼,最終,敵人不得不選擇撤退。邊境的百姓們對李明和他的士兵們充滿了感激和敬佩。
李明的英勇事蹟傳遍了整個國家,他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勇敢和擔當,也讓人們看到了被甲持兵、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後來,這個國家的人們一直銘記着李明的功績,他的故事也被代代相傳,激勵着後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勇敢地挺身而出,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奮鬥。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像李明這樣的英雄人物,他們身披鎧甲,手持兵器,爲了國家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永遠閃耀在人類的歷史天空中。我們應當從他們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傳承和弘揚這種勇敢無畏的精神。
被甲持兵-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