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口不言
成語拼音
- bì kǒu bù yán
閉口不言成語解釋
- 緊閉着嘴,什麼也不說。
典故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刺復》是以曹丞相日飲醇酒,倪大夫閉口不言。”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對於這件敏感的事情,他一直保持沉默,閉口不言,彷彿這是一個不能觸碰的禁忌。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明的書生。他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國家時常遭受外敵的侵擾,內部也存在着諸多矛盾和紛爭。
李明自幼聰慧好學,心懷遠大抱負,渴望有朝一日能夠爲國家和百姓做出貢獻。他勤奮讀書,努力提升自己的才學,終於憑藉着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功名,進入了朝廷爲官。
然而,朝廷中的局勢卻遠比他想象的複雜。官員們之間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各種陰謀詭計層出不窮。李明秉持着正直和善良的品性,不願意參與到這些爭鬥之中,但他卻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得罪了一些權貴。
有一次,朝廷中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一件關乎國家利益和百姓福祉的決策需要做出,但各方勢力卻有着不同的意見和利益訴求。李明經過深入思考和研究,認爲其中一方的建議是最合理的,對國家和百姓最爲有利。可是,他所支持的這一方卻是那些權貴們所反對的。
那些權貴們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開始對李明進行各種打壓和排擠。他們在皇帝面前進讒言,污衊李明心懷不軌,企圖謀取私利。皇帝在他們的蠱惑下,對李明產生了懷疑。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明感到十分無奈和痛苦。他深知自己一旦開口爲自己辯解,可能會引來更多的麻煩和危險。那些權貴們手段陰險,他擔心自己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於是,李明選擇了閉口不言,默默地承受着這一切。
他在心中默默地念叨着:“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他明白在這個時候,保持沉默或許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方式。儘管他的內心充滿了委屈和不甘,但他依然堅守着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隨着時間的推移,真相逐漸浮出水面。皇帝也意識到自己被那些權貴們所矇蔽,對李明產生了愧疚之情。最終,皇帝恢復了李明的名譽和官職,並對那些權貴們進行了懲處。
李明經歷了這次磨難後,更加明白了官場的險惡和複雜。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正直和善良,但也學會了在適當的時候保持沉默。他深知,有時候閉口不言並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和策略。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他繼續爲國家和百姓默默地奉獻着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一個君子的擔當和責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複雜的情況和艱難的選擇。有時候,保持沉默也許是一種明智之舉,它可以讓我們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衝突。但我們也要明白,沉默並不意味着放棄,而是在等待合適的時機,用更恰當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追求自己的目標。
閉口不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