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口藏舌
成語拼音
- bì kǒu cáng shé
閉口藏舌成語解釋
- 閉着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
典故出處
- 五代·馮道《舌》詩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成語典故
- 道成之後,閉口藏舌,何用管人間如許閒事。★宋·樓鑰《攻媿集·跋徐神翁真跡》卷七十二
成語造句
- 他在那種複雜的場合中,深知言多必失,所以選擇了閉口藏舌。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名叫李默的謀士。
李默自幼聰慧過人,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智慧在朝堂上嶄露頭角。然而,隨着他的聲名漸起,麻煩也隨之而來。朝堂之上,各方勢力明爭暗鬥,複雜的政治環境讓李默深感危機四伏。
有一次,朝堂之上針對一項重要的政策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李默心中有着自己清晰的見解,但他敏銳地察覺到此時發表意見可能會給自己招來禍端。於是,他選擇了沉默,閉口不言,暗中觀察局勢的發展。
不久後,那些積極發表觀點的大臣們有的因爲觸怒了某些權貴而遭到了打擊報復,仕途受阻。李默慶幸自己當初的明智之舉,他明白了在複雜的環境中,有時候保持閉口藏舌是多麼重要。
時光流轉,國家面臨着一場重大的危機。敵國來襲,朝堂上人心惶惶。在緊急的軍事會議上,衆人紛紛各抒己見,但大多是一些不切實際的空談。李默心中雖有應對之策,可他依然沒有輕易開口,他擔心自己的建議會被別有用心之人歪曲利用。
最終,戰爭的局勢愈發嚴峻,國家陷入了困境。這時,李默經過深思熟慮,覺得不能再繼續沉默下去了。他找到君主,誠懇地獻上自己的計策,並詳細地闡述了其中的利弊。君主聽後,大爲讚賞,立刻採納了他的建議。
在李默的策略指導下,國家逐漸扭轉了戰局,最終成功擊退了敵國。而李默也因爲這次的出色表現,贏得了君主和衆人的敬重。
從那以後,李默更加懂得了閉口藏舌的智慧。他知道什麼時候該保持沉默,積蓄力量;什麼時候該挺身而出,發揮自己的才能。他以自己的智慧和謀略,在朝堂上繼續爲國家的繁榮和穩定貢獻着自己的力量,成爲了國家的中流砥柱。
正如《論語》中所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李默正是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一哲理,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他憑藉閉口藏舌的智慧保護了自己,又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爲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故事也被後世之人傳頌,成爲了人們在爲人處世中學習的典範。
閉口藏舌-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