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口結舌

成語拼音

bì kǒu jié shé

閉口結舌成語解釋

閉着嘴不說話。猶言閉口藏舌。

典故出處

《快心編初集》第一回衆人問知是郝家難爲他,便閉口結舌不來兜搭。”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面對他那犀利的言辭和無可辯駁的證據,原本巧舌如簧的她竟然閉口結舌,不知如何迴應。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小諸侯國。這個國家的朝堂上有一位大臣叫李義。 李義爲人正直,但卻不太擅長言辭表達。有一次,國家面臨着一個重要的決策,朝堂上衆臣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其中一些大臣能言善辯,滔滔不絕地闡述着自己的觀點,說得頭頭是道。 輪到李義時,他心中雖然有明確的想法和見解,然而一站起來,面對衆多同僚和君王,他突然感到緊張,腦海中原本清晰的思路一下子變得混亂起來。他努力想要開口說話,可嘴巴就像被粘住了一樣,怎麼也張不開,好不容易擠出幾個字,卻又結結巴巴,完全無法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其他大臣們看到李義這副模樣,有的露出了不屑的神情,有的則暗自偷笑。而李義自己則是又急又羞,滿臉通紅。最終,他只能閉口不言,默默地坐了下來。 這次事件之後,李義陷入了深深的苦惱和自我懷疑之中。他意識到自己在關鍵時刻不能很好地表達觀點,這可能會影響到國家的決策和自己的前途。於是,他下定決心要克服這個問題。 他開始努力學習,閱讀各種典籍,積累知識和詞彙量。他還常常一個人練習說話,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口才。慢慢地,李義的表達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 在後來的一次重要討論中,李義再次有了發言的機會。這一次,他胸有成竹,不再緊張和害怕。他條理清晰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言辭流暢,讓衆人刮目相看。最終,他的建議被採納,爲國家解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從那以後,李義不再是那個會閉口結舌的大臣,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成長,成爲了朝堂上備受尊重的能臣。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即使一開始我們可能會在某些方面表現不佳,但只要我們有決心去改變,努力去提升自己,就能夠克服困難,實現自我突破。就如同李義,從曾經的張口結舌到後來的能言善辯,他的經歷成爲了激勵後人不斷進取的典範。

閉口結舌-成語圖片

閉口結舌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