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露形色

成語拼音

bù lù xíng sè

不露形色成語解釋

不讓思想活動從行動和表情上流露出來。

典故出處

劉德桂《宣統皇帝》第一章二阿瑪一向城府深藏,不露形色,怎麼犯了這麼大的錯誤。”

成語典故

他頓感不安,口中卻漫應着‘是啊,是啊’,一點不露形色。★朱蘇進子川《江山風雨情》第一章五

成語造句

在面對巨大的壓力和困難時,他鎮定自若,絲毫沒有表露出內心的焦慮,真正做到了不露形色。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智慧非凡的謀士叫李明。 當時,國家正面臨着一場重大的危機。鄰國對其虎視眈眈,不斷在邊境挑起事端,試圖尋找機會入侵。國王心急如焚,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在朝堂之上,衆人紛紛各抒己見,有的主張強硬對抗,有的則建議求和妥協。然而,李明卻一直沉默不語,只是靜靜地聽着大家的討論,臉上沒有露出任何特別的神色。 國王注意到了李明的異樣,便在退朝後單獨召見了他。國王焦急地問道:“李明,爲何在朝堂上你不露聲色,難道你沒有應對之策嗎?”李明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此事關係重大,我需深思熟慮,不可貿然開口。” 隨後的日子裏,李明開始暗中收集情報,仔細分析局勢。他不驚動任何人,不露形色地進行着自己的謀劃。他知道,在這複雜的局勢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滿盤皆輸。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李明終於有了一個完整的計劃。他再次面見國王,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策略。他建議表面上繼續與鄰國進行和談,暗地裏卻加強國防建設,訓練精銳部隊,同時派遣間諜深入鄰國獲取情報。 國王採納了李明的建議,一切都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在這個過程中,李明始終保持着冷靜和沉着,沒有因爲任何困難或挫折而露出焦慮或慌亂的神色。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國家的實力逐漸增強,而鄰國卻因爲內部的矛盾和李明派遣的間諜的擾亂而陷入混亂。最終,鄰國不得不放棄了入侵的計劃,國家成功地度過了危機。 在這場危機中,李明憑藉着他不露形色的智慧和沉穩,爲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事蹟也被人們傳頌開來,成爲了後人學習的榜樣。從此,“不露形色”這個成語便流傳開來,用來形容那些在面對複雜情況時能夠保持沉着冷靜,不輕易表露自己情緒和意圖的人。就如同李明一樣,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定力,在關鍵時刻發揮出重要作用,爲國家和人民謀福祉。

不露形色-成語圖片

不露形色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