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撓不折
成語拼音
- bù náo bù zhé
不撓不折成語解釋
- 不彎曲,不屈服。形容節操剛正,意志堅強。
典故出處
- 宋·劉炎《邇言》夫觀錢塘江潮,猶猛士之肝膽決裂,義士之怒髮衝冠。觀仙都天柱,猶直臣之氣,不撓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成語典故
- 慎哉慄乎!爾毋厲外而懦中也,必也挺拔特立如雪霜之松柏,不撓不折以固其節乎!★明·方孝孺《王溫子慄字說》
成語造句
- 面對生活中的重重困難,他始終保持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不撓不折,最終戰勝了一切。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位令人欽佩的人物——蘇武。
漢武帝時期,蘇武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然而,匈奴發生內亂,蘇武一行人無端被捲入其中。匈奴單于妄圖逼迫蘇武投降,爲其所用,但蘇武堅決不從。單于便將他囚禁起來,斷絕飲食,企圖以此來使他屈服。但蘇武憑藉着頑強的意志,數日未進食卻依舊堅守自己的氣節。
後來,單于又將蘇武遷至北海邊牧羊,並揚言要等公羊生子纔可放他回國。北海環境惡劣,荒無人煙,但蘇武毫不畏懼,與羊羣爲伴,孤獨地堅守着。在這漫長的歲月裏,他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卻始終不撓不折,保持着對漢朝的忠誠和對自己信念的堅定。
時光荏苒,蘇武在北海度過了許多年。他的頭髮漸漸變白,身體也日漸消瘦,但他心中的信念從未動搖。他始終相信,終有一天他能回到祖國的懷抱。
終於,漢朝與匈奴關係緩和,經過多方打聽和努力,漢朝使者得知了蘇武的下落。當使者來到北海,見到蘇武時,他雖然歷經滄桑,卻依然挺直脊樑,手持漢節。蘇武的堅守和不撓不折的精神,讓所有人爲之動容。
蘇武回到漢朝後,受到了人們的敬重和讚揚。他的事蹟成爲了千古佳話,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忠誠和堅韌。他在困境中不撓不折的品質,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歷史的天空,也激勵着後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保持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正是因爲有像蘇武這樣不撓不折的英雄人物,我們的歷史才如此豐富多彩,他們的精神也將永遠傳承下去,成爲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不撓不折-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