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不倚
成語拼音
- bù piān bù yǐ
不偏不倚成語解釋
- 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典故出處
- 宋·朱熹《中庸章句》題注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
成語典故
- 只要辦理得人,不偏不倚,合乎中庸,一以國粹爲歸宿,那是決無流弊的。★魯迅《彷徨·高老夫子》
成語造句
- 在處理這件複雜的事情時,他能夠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最終讓各方都感到滿意。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員叫李正。李正爲官多年,一直秉持着公正公平的原則處理事務,深受百姓的愛戴。
有一次,小鎮上發生了一起糾紛。一方是當地的富商,擁有龐大的財富和勢力;另一方則是一個普通的平民百姓。糾紛的起因是富商強行霸佔了平民的一塊土地,平民無奈之下只能尋求官府的幫助。
李正得知此事後,沒有因爲富商的財富和勢力而有所偏袒,也沒有因爲平民的身份低微而輕視他。他立刻展開了詳細的調查,收集證據,傾聽雙方的陳述。
在調查的過程中,富商試圖用金錢賄賂李正,希望他能偏向自己。但李正嚴詞拒絕,他說:“我爲官是爲了公正地處理事情,維護百姓的權益,絕不會因爲私利而做出不公正的裁決。”
經過一番深入的調查和分析,李正最終做出了公正的判決。他判定富商歸還平民的土地,並對富商的霸道行爲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和懲罰。這個判決得到了百姓們的擁護和讚揚,大家都稱讚李正不偏不倚,是真正爲百姓着想的好官。
李正的行爲也引起了上級官員的注意,他們對李正的公正和廉潔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並將他的事蹟作爲典範在其他地方推廣。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李正這樣不偏不倚的官員還有很多。比如,唐朝的狄仁傑,他斷案如神,公正無私,爲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公平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的行爲和精神,成爲了後人學習的榜樣。
不偏不倚,這個成語正是對這種公正公平精神的最好詮釋。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秉持不偏不倚的態度,對待他人一視同仁,不因爲個人的喜好、利益或者偏見而有所偏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一個和諧、公平、正義的社會,讓每個人都能在公平的環境中生活和發展。無論是在人際關係中,還是在社會事務中,不偏不倚都是我們應該追求和堅守的原則,它代表着一種高尚的品德和價值觀。
不偏不倚-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