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葑採菲
成語拼音
- cǎi fēng cǎi fēi
採葑採菲成語解釋
- 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長。葑即蔓青,葉和根、莖地可食,但根莖味苦。
典故出處
- 語出《詩·邶風·穀風》採葑採菲,無以下體。”
成語典故
- 舊部當尊之人,相馬不失之瘦,採葑採菲取節焉。★宋·陳亮《與章德茂侍郎書》
成語造句
- 我們看待他人應該全面客觀,不能只看到缺點,要明白每個人都有其優點和價值,正所謂採葑採菲,無以下體。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爲衛國。衛國的君主衛莊公娶了齊國的公主莊姜爲妻。莊姜長得非常美麗,氣質高雅,但是卻一直沒有生下子嗣。
後來,衛莊公又娶了陳國的女子厲嬀,厲嬀爲他生下了孝伯,可惜孝伯早早夭折了。厲嬀的陪嫁妹妹戴嬀則爲衛莊公生下了公子完。莊姜對公子完視如己出,十分疼愛。
隨着時間的推移,衛莊公又寵愛起了一個名叫嬖妾的女子,她爲莊公生下了公子州籲。州籲從小就受到衛莊公的溺愛,性格驕橫跋扈,經常惹是生非。
大臣石碏看到這種情況,憂心忡忡,他向衛莊公進諫說:“主公,對子女的教育應該一視同仁,不能因爲偏愛而縱容他們。州籲這樣的行爲,如果不加以管教,將來必定會給國家帶來禍患。”然而,衛莊公並沒有把石碏的話放在心上。
果然,在衛莊公去世後,公子完繼位爲衛桓公。州籲更加肆無忌憚,他糾結了一羣心懷叵測的人,密謀發動叛亂。最終,州籲成功地殺死了衛桓公,自己當上了衛國的君主。
州籲的行爲引起了衛國百姓的極大不滿,國內局勢動盪不安。石碏看到國家陷入混亂,決定採取行動。他聯合陳國的力量,設計抓住了州籲,並將他處死,爲衛國除掉了這個禍患。
在這個故事中,衛莊公在對待子女的問題上沒有做到公平公正,就如同“採葑採菲”一樣,只看到了表面的東西,而忽略了內在的品質和道德。他因爲對州籲的溺愛,導致了國家的動盪和災難。而石碏則堅守正義,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維護了國家的穩定和安寧。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只看重外表或局部的優勢,而應該全面地看待事物,珍惜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能像衛莊公那樣因爲一時的偏私而帶來嚴重的後果。同時,我們也要像石碏一樣,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勇敢地站出來,爲了正義和真理而努力奮鬥。
採葑採菲-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