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若毫釐,謬以千里
成語拼音
- chā ruò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差若毫釐,謬以千里成語解釋
-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典故出處
- 《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里。’”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科學研究中,數據的測量必須極其精確,哪怕只是一點點的偏差,都可能導致最終結論差若毫釐,謬以千里。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非常重視天文曆法的研究。國王專門召集了一批最聰明的學者來負責觀測天文現象和制定曆法。
其中有兩位學者,他們都極具才華和智慧,但在一些觀點上卻存在着細微的差異。一位學者名叫張衡,他通過長期的觀測和嚴謹的計算,得出了一套較爲精確的天文數據和曆法規則。而另一位學者名叫李固,他在某些計算上與張衡僅僅相差了毫釐之間。
起初,這細微的差異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過多關注。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當人們開始按照他們制定的歷法來安排農業生產、祭祀活動等重要事務時,問題逐漸顯現出來。
由於李固的那一點點毫釐之差,導致了季節的判斷出現了偏差。本該是播種的時節,按照他的歷法卻還未到時候;本該舉行重要祭祀的日子,卻已經錯過。這一系列的偏差給國家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秩序帶來了極大的混亂。
國王得知此事後,大爲震怒,他召集了張衡和李固前來詢問。張衡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計算過程,而李固在事實面前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失誤。國王嘆息道:“真是差若毫釐,謬以千里啊!這一點點的微小差異,卻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
從此,這個國家更加重視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準確性。張衡因其卓越的成就而備受尊敬,而李固也從這次事件中吸取了教訓,明白了在科學探索中,任何微小的差錯都可能引發巨大的影響。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就如同古代的建築工匠,如果在測量尺寸時出現毫釐之差,那麼建造出的宮殿可能就會歪斜不穩;又或者是航海家在繪製航海圖時出現細微偏差,就可能導致船隊迷失方向,遭遇危險。
“差若毫釐,謬以千里”這句成語提醒着我們,在生活和工作的各個領域,都要保持高度的嚴謹和認真。無論是科學研究、工程建設,還是日常的決策和行動,我們都不能忽視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像蝴蝶效應一樣,引發一系列不可預料的後果。我們要時刻以敬畏之心對待每一個環節,力求做到盡善盡美,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因爲那毫釐之差而導致謬以千里的悲劇發生。
差若毫釐,謬以千里-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