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人長短
成語拼音
- chí rén cháng duǎn
持人長短成語解釋
- 指抓住他人的缺點過失作爲把柄,加以攻擊。
典故出處
- 《雲笈七籤》卷三九第二十九戒,不得持人長短,更相嫌恨。”
成語典故
- 持人長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雲笈七籤》卷四十
成語造句
- 與人交往時,應尊重彼此,切勿持人長短,否則難以收穫真誠的友誼。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個名叫張華的人。張華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但他聰明伶俐,心思細膩。
隨着年齡的增長,張華髮現周圍的人們總是喜歡對他人評頭論足,拿着別人的事情當作談資,甚至有些人還以此來擡高自己或貶低別人。張華對這種行爲深感不恥,他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應該隨意去評判他人。
然而,在這個國度中,有一個叫李昊的人,卻特別擅長持人長短。他總是喜歡到處打聽別人的隱私和祕密,然後添油加醋地傳播出去,以此來獲得別人的關注和讚賞。李昊憑藉着這種手段,在小範圍內有了一定的名氣,但同時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和厭惡。
有一次,張華的一位好友遇到了一些困難,心情非常低落。李昊得知後,不僅沒有給予安慰和幫助,反而在背後說三道四,誇大其詞地描述好友的困境,彷彿在看一場熱鬧的戲碼。張華得知此事後,非常生氣,他找到李昊,當面指責他這種不道德的行爲。
張華義正言辭地對李昊說:“你這樣持人長短,對別人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難道你就沒有一點良心不安嗎?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生活和選擇,而不是隨意去評判和詆譭他們。”李昊聽了張華的話,不但沒有悔改之意,反而嘲笑張華太過天真。
但張華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開始在各種場合宣揚尊重他人、不持人長短的理念。他引用歷史上許多賢人的例子,如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來強調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對李昊的所作所爲也更加厭惡。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昊發現自己的行爲不再被人認可,他失去了以前那些因爲他持人長短而圍繞在他身邊的人。他開始感到孤獨和失落,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最終,李昊決定改過自新,不再做那個喜歡持人長短的人。
而張華的理念在這個國度裏廣泛傳播開來,人們更加懂得了如何去尊重他人,如何以一顆包容和理解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這個國度也因爲張華的努力,變得更加和諧與美好。從那以後,人們都以李昊爲戒,提醒自己不要成爲一個持人長短的人,而要像張華一樣,做一個正直、善良且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持人長短-成語圖片